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伐竹为筇共我长,不烦绳削自然方。
端形祗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
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
此君尽力扶衰朽,一日平安不可忘。
这首诗名为《赋梅杖(其四)》,作者蓝仁是元末明初时期的诗人。诗中以伐竹为杖自比,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梅杖的特点和用途。"伐竹为筇共我长",表现出杖的坚韧与持久,如同竹子般自然生长,无需过多加工。"端形祗是生来少,直节谁怜老干刚",赞美了梅杖的端正形状和坚硬质地,即使岁月老去,依然保持刚直不屈。
诗人通过"拄过苍苔窥鸟迹,踏残黄叶出羊肠",描绘了杖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无论是走过青苔小径还是踏过落叶,都展现出其实用价值。最后两句"此君尽力扶衰朽,一日平安不可忘",表达了对梅杖的感激之情,认为它在支撑年迈者行走的同时,也象征着平安与希望,提醒人们要时刻铭记这份扶持与安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物寓人,借梅杖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坚韧品质的赞美,富有哲理意味。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西窗僵卧动逾旬,世事凄凉泪满巾。
老去已无儿可托,病来直与死为邻。
孤虚履运成何事,悔吝连秋为此身。
抗节拟同松柏固,颠崖从尔雪霜频。
衰年卧病闭柴荆,有客相过问死生。
隐几祗饶昏欲睡,杖藜非复跛能行。
社中漫忝诗名共,方外虚思药术成。
寄语郡斋张博士,寂寥犹望故人情。
无才祗欲苦吟诗,肝肾雕锼气久衰。
白虎痛传关节遍,乌蛇方送药资迟。
下床腓股坚于石,览镜头颅白胜丝。
多谢道人余复古,酒瓢新浸五加皮。
春来春去总匆匆,九十光阴卧病中。
缓步也愁平地险,加餐不与去年同。
生憎野草侵人绿,可惜残花过眼红。
昨日邻童偶相值,不知何处一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