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郭节之听琴诗卷

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

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

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

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

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

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

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六合郭节之听琴诗卷》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富有哲理的古琴艺术画面。诗中首先强调了古琴艺术的珍贵,"天下几人弹古琴,爱之不惜千黄金",表达了人们对古琴技艺的热爱和对其价值的极高评价。接着,诗人通过"春雷上天霹雳死,至今古调空消沉",暗示了古调的失传和传统技艺的衰落,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流失的惋惜。

"金徽玉轸久寂莫,断文剥落尘埃侵",进一步描绘了古琴的沧桑与孤独,琴身上的装饰逐渐磨损,无人问津。诗人借"钟期一去不复返,况乃四海无知音",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将古琴与知音相联,寓意着琴艺的孤高与寂寞。

然而,诗中并未止于哀叹,"松风泠泠白日静,山水定以娱冲襟",转而描绘出琴声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暗示了琴艺的超然与净化人心的力量。"无弦之趣世莫识,悠悠千载渊明心",诗人赞美了古琴的内在精神,认为真正的乐趣在于琴艺本身,而非外在形式,这种境界只有像陶渊明那样的智者才能领悟。

最后,诗人以"古人今人若流水,善听善弹能有几",感叹时光流转,能真正欣赏和传承古琴艺术的人寥寥无几。而"六峰隐者吾故人,得天下名亦琴耳",则以朋友郭节之为例,赞扬他虽隐居山林,却因琴艺而名扬天下,再次强调了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古琴艺术的魅力以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孤独与价值。

收录诗词(542)

成廷圭(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元章,又字礼执。好读书,工诗。奉母居市廛,植竹庭院间,扁其燕息之所曰居竹轩。晚遭乱,避地吴中。卒年七十余。有《居竹轩集》

  • 字:原常
  • 籍贯:元芜城

相关古诗词

槎山歌为胡云夫作广西宪史云夫家于德安之槎山累世矣至正十二年秋中台计事回至广陵闻汉上兵后山居亦荡然已慨然思亲而不可归冯太守书槎山二字为赠朝夕展玩姑慰其心因题卷后

淮水出自桐柏山,东流入海何时还。

胡君引水种林木,筑室正在槎山间。

槎山清空白日静,胡君意与云俱閒。

汉东一夕风尘起,云亦高飞几千里。

山间有家不得归,却过扬州饮淮水。

饮之为洗冰雪肠,今我不乐思故乡。

驱车明发渡远道,广海又在天一方。

思亲恨不归来早,梦中祗说槎山好。

他年归隐奉亲欢,白头同向槎山老。

形式: 古风

刘商观弈图

茅生绝艺天下无,何以刻此观弈图。

刘商见之亦惊倒,神妙似与龙眠俱。

松阴对弈者谁子,岂非角里园公乎。

云绡雾縠古冠佩,童颜雪顶沧溟枯。

野樵旁立太痴绝,归来始觉仙凡殊。

斧柯竟化作尘土,世间甲子真须臾。

老夫只解饮醇酒,一着输赢曾放手。

市廛有地寄閒身,却觅南山橘中叟。

形式: 古风

题墨梅卷子

千年老枝生铁色,雪魄冰魂谁貌得。

三生石上见逋仙,独鹤归来楚云黑。

何郎垂老客扬州,花前劝酒仍风流。

江城吹笛月未落,梦回一夜生春愁。

形式: 古风

题苏昌龄画秋江送别图赠湘中江可翁

白沙江头水杨树,正是秋风送君处。

海门日出潮欲平,把酒娱君君不住。

杨公庙前闻鼓声,多少行人此中去。

江子于今空复情,干戈满地兵纵横。

丹枫叶堕山鬼啸,黄竹丛薄饥鼯鸣。

湘中有家不得往,时对此图双眼明。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