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黄乙山于寿宁寺(其一)

客中听雨况僧寮,尽日无人访寂寥。

一枕秋声供痛快,隔窗风里有芭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翻译

在旅居之处听到雨声,身处僧舍更显孤寂,
整天都没有人来探访,倍感落寞。

注释

客中:旅居他乡。
僧寮:僧人的住所。
尽日:整天。
无人访:没有访客。
寂寥:寂静、空旷。
一枕:枕着。
秋声:秋天的风雨声。
痛快:畅快、舒缓。
隔窗:隔着窗户。
芭蕉:一种热带植物,叶子大而宽,常在诗词中象征孤独或思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僧侣住所(僧寮)时的独特感受。在客居他乡的寂寞时刻,雨声成为唯一的陪伴。"客中听雨况僧寮",诗人以孤独的旅人身份,沉浸于雨声中,更显其心境的落寞。"尽日无人访寂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外界的隔离,无人来访,只有雨声和寂静相伴。

然而,这寂静之中,诗人却找到了某种痛快。"一枕秋声供痛快",他将雨声视为一种心灵上的慰藉,甚至感到畅快。最后,"隔窗风里有芭蕉",诗人通过窗外芭蕉在风雨中的摇曳,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也暗示着生活的无常和自然的韵律,使得这寂寞的时光并非全然沉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客居僧寮的孤寂心情,同时也寓含了对自然之声的欣赏和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收录诗词(29)

黄敏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郑亦山求茶韵

山谷松风赋响汤,茗瓯今带六经香。

君诗莫道穷无对,高出车声绕九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初秋白云道院(其一)

桧柏株樟竹与松,四山互长翠阴浓。

逼教秋暑无来路,输与山僧坐晚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初秋白云道院(其二)

莫道秋容冷淡加,秋英风露胜春葩。

拒霜岩桂休相逊,占得开时各自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初秋白云道院(其三)

閒来汲水浸菖蒲,净洗尘埃半点无。

濯得老根如法瘦,养教矮叶十分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