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一)

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尘。

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

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

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入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石田林处士,他的诗境宁静无尘埃。
战乱之后他常感到如醉如痴,忧愁并非因贫穷而起。
他以蔬菜招待好友,自己则沉浸在书法和诗文中老去。
他的创作近似秦州体风格,每一篇都精妙入神。

注释

石田林处士:一位名叫石田林的隐士。
吟境:诗人的创作境界。
静无尘:极其宁静,没有世俗的纷扰。
乱后:战乱之后。
长如醉:长久地处于恍惚状态。
愁来:每当忧愁袭来。
不为贫:不是因为贫穷而愁苦。
饭蔬:用蔬菜招待。
好客:热情好客。
笔砚:书法和文具。
老斯人:使这个人(指诗人)老去。
近法:接近、效仿。
秦州体:古代的一种诗歌风格,可能指秦地或秦州地区的诗歌传统。
篇篇:每一篇文章。
妙入神: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山林之间的生活情景。"石田林处士,吟境静无尘"表明诗人在山林中过着清净无为、远离尘世的生活。"乱后长如醉,愁来不为贫"则透露出诗人内心对战乱后的哀愁,但他并不为物质贫乏而忧虑,这反映了诗人的超脱与豁达。

"饭蔬留好客,笔砚老斯人"显示了诗人热情接待来访之客,同时也保有着对文字的珍视和执着,这位隐士虽然退隐山林,但仍然保持着文人的雅致与气质。最后两句"近法秦州体,篇篇妙入神"则表明诗人在文学上追求的是秦州体这一古典诗风,并且达到了每一篇都能入乎神韵的境界。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墨和超然物外的情感态度。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七)

有客肠回九,无人发握三。

关中新约法,江左旧清谈。

铁骑来天北,楼船过海南。

一枝巢越鸟,八茧熟吴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其十一)

此夕知何夕,游船杂战船。

山河空百二,宫阙漫三千。

雨歇云垂地,潮平水接天。

惜哉无祖逖,谁肯著先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泸沟桥王昭仪见寄回文次韵

沟水泸边落木疏,旧家天远寄来书。

秋风冷驿官行未,夜月虚窗客梦初。

流雁断鸿飞旷野,舞鸾离鹤别穹庐。

裘貂醉尽一樽酒,愁散方知独上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画溪酒边

夜来饮酒醉如何,酒醒方知事转多。

赵国未衰廉蔺在,齐城将下郦韩过。

鹊飞月树无依所,龙入风江漫作波。

忽有好诗来眼底,画溪榔板唱渔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