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行

陟彼西山,言采其薇。清晨荷锄去,日晚束担归。

登山不厌高,山下薇苗稀。

斸土不厌深,土浅根不肥。

不辞登高斸深土,但念妻儿常苦饥。

赤日行天燥土热,流汗被体沾裳衣。

家家捣薇根,舂杵声相闻。

经旬不粒食,杵重筋力微。

汲泉澄粉作饵薄,菜色已觉容颜非。

嗟哉田家百苦无休时,野人见之心益悲。

达官贵客不到此,日醉华筵知不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农夫艰辛的劳作生活。诗人黄镇成通过"陟彼西山,言采其薇"的场景,展现了农夫清晨出门,傍晚担归的辛勤劳碌。他不断攀登高山寻找薇菜,因为山下薇苗稀少,土壤浅薄则根部营养不足。尽管环境艰苦,他仍坚持为家人填饱肚子,哪怕烈日炎炎,汗水湿透衣裳。

诗中提到家家户户捣碎薇根,舂杵声此起彼伏,反映出粮食短缺,人们长时间没有米粮可食,连舂米的力气都显得微弱。他们只能以薇菜根制成糊状食物,面容憔悴。诗人感叹田家生活的艰难,野人见之不禁心生悲悯。然而,这种困苦并未引起达官贵人的关注,他们依旧在华丽的宴席上饮酒作乐,对此毫不知情。

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贫富差距和底层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忧虑。

收录诗词(298)

黄镇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号:存存子
  • 籍贯:紫云山
  • 生卒年:1287-1362

相关古诗词

山中杂诗(其一)

山中春日长,芳林翠如织。

放意得散步,徘徊度阡陌。

相逢耦耕人,藉草成太息。

雨歇清池深,云收暮山碧。

野蔬聊掇拾,共此谋朝夕。

故人天一方,怅望那能即。

长歌发中情,且以慰畴昔。

形式: 古风

山中杂诗(其二)

粱肉致五和,不如蔬味真。

浮文谨边幅,不如野情亲。

春水日以深,春木日以新。

流禽在高枝,和鸣乐暄辰。

使我坐终日,怅然思远人。

欲行车无轮,欲涉舟无津。

但有金石心,凭寄江南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道山亭晚憩

平池雨初晴,日暮春水深。

残霞堕空阔,规月光已沉。

惊波跃潜鱼,过影窥翔禽。

茭荷绿参差,嘉木悬清阴。

但起垂纶想,远生江海心。

小大固有殊,放歌无古今。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赠黄汝楫

吾邦文献邦,江夏实著姓。

自从唐叶来,忠孝溢郡乘。

天朝跻仕版,先后相辉映。

亢宗入省郎,孝友根至性。

乘时起书佐,弱冠师法令。

骅骝丰骨奇,雕鹗羽毛劲。

历块云路阔,抟风海天迥。

五羊城郭深,八桂云山胜。

归来陟藩阃,晨夕奉温凊。

薇垣开省署,咫尺郎星应。

乘遽入乡国,长吏各郊迎。

既勤松楸省,亦展桑梓敬。

亲朋慰所望,尊酒更相庆。

祝子践华级,勉子崇德行。

他年互扬历,一一树佳政。

江空岛石出,霜落天宇净。

驱驰迫使事,水驿舟可榜。

去去三神山,相望发孤咏。

独有岁寒花,殷勤为君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