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迟杯.以荞为千丝汤饼,成都治之最精,顾无表微者,赋之诒好事者品焉

银灰线。乍出水、一碗香云漩。

条条小榨抽丝,红撒椒痕星点。

春山细笋,纤玉手、并刀截千片。

笑仙人、好煮青精,上清无此嘉馔。

回念碎白娇红,花开候、山城四野都遍。

儗学农家勤收拾,何处聘蛮姬主爨。

成都市、今提酒榼,好风味,长寻福建馆。

准坡仙、茗例佳人,二乔名字亲唤。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精细的美食画面,以荞麦制成的千丝汤饼为主题。"银灰线"形象地比喻了面条的色泽和质感,"乍出水、一碗香云漩"则写出汤饼在热水中翻腾,香气四溢的情景。"条条小榨抽丝,红撒椒痕星点"细致地描绘了面条的制作过程,以及点缀其上的红椒,犹如星点般点缀其中。

接着,词人赞美了汤饼的精致与美味,比之于仙人的青精(仙人所食的美餐),认为这是人间难得的佳肴。"春山细笋"进一步增添了汤饼的清新口感,而"纤玉手、并刀截千片"则描绘了女子灵巧地切割汤饼的动作,显得格外诱人。

词人感叹如花般的汤饼美景遍布山城,表达了对农家勤劳精神的赞赏,并设想聘请美女主厨来烹制。最后,他提到成都的美食文化,尤其是寻找福建馆的风味,暗示了对精致饮食的追求。结尾处,词人借用苏轼(坡仙)和美女有关茶的典故,将汤饼比作二乔(美女),赋予其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词不仅展现了成都荞麦汤饼的独特魅力,还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对美食文化的热爱,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美食诗篇。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月华清.眼镜

秋水为神,春冰托月,藉君还我青眼。

半世流光,何止阅人千万。

插双鬓,软衬珊枝,绣小盒,细盘金线。书卷。

逗心光夜夜,红檠一点。老去晶窠恨浅。

叹春梦无痕,恒河都换。五色云华,别罩桃花人面。

尚欧式眼界翻新,幻海市镜清犹远。衰晚。

仗泪痕遮住,玻璃两片。

形式:

惜秋华.白秋海棠

若有人兮,把秋魂化出,瑶姬前世。

风影露华,依然淡妆如此。

惺惺自惜惺惺,为谁渍盈盈珠泪。

相思未相逢,便滴晶奁成水。红韵对君洗。

恁铅华断了,藐姑心事。欲叩素娥清净,送它何地。

凉宵试拂银筝,定唱入雪儿歌里。仙子。

月明中碧城十二。

形式:

薄倖.八十松风馆海棠最胜,吟者多尚白,盖标其好之清也,余有讥焉。补红秋海棠词

小红犹小。甚脉脉芳心便好。

费多少鲛绡浓泪,化出灵芸风貌,倚新妆何事含愁,嫣然名里鸾星照。

问怨叶分娇,圆樱淡点,那个秋娘能肖。

曾记欲仙姑水,香艳处,胭脂难扫。

绛河三世影,娟娟风蝶,茜痕还认裙腰抱。

玉奴微笑。似前宵画烛窥人,一枕酡颜俏。

心心结子,脸上春潮动了。

形式:

露华.黛黛花,吴淞茗也,青城石室约赋

翠奁露叶,泛一溜娇波,别样清绝。

细领淡香,人与春山如活。

似花却是非花,昵昵小名双叠。

裁照影,文君镜中,令我消渴。思君上海时节。

定梦里樵青,颦态能说。惯了玉川,消受一弯新月。

有人又点轻螺,滴滴绛唇亲接。

春味好,瓯边试描两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