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章秀才洛阳客舍

达人心自适,旅舍当闲居。

不出来时径,重看读了书。

晚山岚色近,斜日树阴疏。

尽是忘言客,听君诵子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有悟道的人自然感到心安,即使在旅店也如同身处闲居。
当他们不愿出门时,便会静静阅读书籍。
傍晚山间的雾气渐浓,斜阳下树影稀疏。
这里都是无需多言的知音,只愿听你朗诵《子虚》一文。

注释

达人心:有悟性的人。
自适:自然感到舒适。
旅舍:旅店。
闲居:悠闲的住所。
出来时径:不愿出门的时候。
径:径直。
重看:重新阅读。
书:书籍。
晚山岚色:傍晚的山间雾气。
近:靠近。
斜日:落日。
树阴疏:树荫稀疏。
忘言客:无需多言的朋友。
诵:朗诵。
子虚:古代一篇散文,如《子虚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达人心自适,旅舍当闲居"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一种心境自在,无拘无束,即使身处旅途之中,也能将客舍视为自己的安逸居所。"不出来时径,重看读了书"则显示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即便是闲适之时,也不忘阅读与学习。

"晚山岚色近,斜日树阴疏"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景象。晚间的山峦在夕阳的映照下呈现出柔和的色彩,而斜阳下的树木投下稀疏的影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情感氛围。

最后两句"尽是忘言客,听君诵子虚"则表明诗人对待那些不以言辞为重的人持有一种理解和尊敬的态度。他们更愿意倾听那些能够诵读古籍、理解道理之人的话语,这里的“子虚”可能指的是《庄子》中的虚无思想,体现了诗人对哲学思考的向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闲适生活和自然美景的描写,以及对知识与哲思的追求,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心灵自在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2)

姚伦(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感秋

试向疏林望,方知节候殊。

乱声千叶下,寒影一巢孤。

不蔽秋天雁,惊飞夜月乌。

霜风与春日,几度遣荣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乞新茶

嫩绿微黄碧涧春,采时闻道断荤辛。

不将钱买将诗乞,借问山翁有几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古碑

荒田一片石,文字满青苔。

不是逢闲客,何人肯读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对月

银轮玉兔向东流,莹净三更正好游。

一片黑云何处起,皂罗笼却水精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