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鹿行

望夷宫中养秦鹿,百二山河春草绿。

穿花尚作呦呦鸣,宁识外人须尔肉。

李斯父子牵黄犬,上蔡东门志何浅。

血污云阳腰领红,狡兔纵肥能几脔。

阉高貌软足心路,称马献君君不悟。

群臣相视莫敢非,只恐出言丞相怒。

丞相怒,秦祚移。

函谷不守秦鹿驰,高材疾足争逐之。

项王叱咤起,乌骓日千里。

逐之不得不肯止,人疲马困乌江死。

沛公隐芒砀,手剑三尺长,网罗一举围咸阳。

扼其角,刳其肠,食肉寝皮传后王。秦鹿死,走狗烹。

后人不用悲韩彭,帝王神器匪力争。

炎炎火德多洪福,前有高皇后文叔。

回首平灵莽卓生,汉业亦同蕉下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秦鹿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秦朝末年乱世中争夺天下的激烈场景,以及最终政权更迭的过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历史事件寓于动物形象之中,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首先,“望夷宫中养秦鹿”一句,借“鹿”喻指秦朝的统治者,暗示秦朝如同被豢养的鹿,虽表面繁荣,实则危机四伏。接着,“百二山河春草绿”描绘了一幅看似生机勃勃的景象,暗含着即将爆发的动荡局势。随后,“穿花尚作呦呦鸣,宁识外人须尔肉”通过鹿的鸣叫与外人的威胁形成对比,预示着内部的矛盾与外部的挑战将共同导致秦朝的覆灭。

“李斯父子牵黄犬,上蔡东门志何浅”一句,通过李斯父子的形象,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无情。而“血污云阳腰领红,狡兔纵肥能几脔”则进一步描绘了权力更迭中的血腥与贪婪。接下来,“阉高貌软足心路,称马献君君不悟”讽刺了那些表面上恭顺,实际上却心怀鬼胎的佞臣,他们最终未能理解权力的本质。

“群臣相视莫敢非,只恐出言丞相怒。丞相怒,秦祚移。”这一段描述了朝堂上的恐惧氛围,以及权力集中带来的后果。最后,“函谷不守秦鹿驰,高材疾足争逐之”点明了秦朝灭亡的原因——内部的腐败与外部的挑战共同作用下,秦朝失去了对国家的控制。

“项王叱咤起,乌骓日千里。逐之不得不肯止,人疲马困乌江死。”这一部分描绘了项羽的崛起与最终失败,展现了英雄末路的悲壮。而“沛公隐芒砀,手剑三尺长,网罗一举围咸阳”则展示了刘邦的智谋与力量,成功地夺取了政权。

“秦鹿死,走狗烹。后人不用悲韩彭,帝王神器匪力争。”这一句总结了历史教训,指出权力的得失并非通过争斗所能决定,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最后,“炎炎火德多洪福,前有高皇后文叔。回首平灵莽卓生,汉业亦同蕉下鹿。”通过对比汉朝的兴盛与秦朝的衰亡,强调了历史的循环与规律。

整首诗通过对秦朝末年历史事件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也深刻揭示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收录诗词(201)

张宪(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鸿门会

云成龙,气成虎,椎鼓撞钟宴真主。

披帷壮士发指冠,侧盾当筵请公舞。

白发老臣心独苦,玉玦三看君不语。

五星东井夜联珠,天狗欃枪落如雨。

鸿沟咫尺接鸿门,千里神骓一夜奔。

君不见龙泉影里重瞳瞽,玉斗声中五体分。

形式: 古风

朱虚侯行酒歌

长乐宫中女天子,盛设宾筵欢戚里。

百官侍坐莫敢违,诸吕諠阗笑声起。

御史中丞不纠仪,叔孙制作成虚礼。

朱虚奉敕起行觞,手提三尺昆吾钢。

田歌声振野鸡伏,颈血光寒汉道昌。

形式: 古风

上元夫人词

七月七日夜,王母降汉宫。

上元何夫人,仪卫略与同。

头作三角髻,年可二十馀。

身著青霜袍,坐拥紫霞车。

九云夜光冠,六山火玉佩。

敛袂登殿阶,进向王母拜。

王母坐止之,呼与共良会。

翩翩三青鸟,飞来绿窗歇。

口衔七蟠桃,甘脆胜冰雪。

刘郎非仙器,内欲未断绝。

怀核欲种之,开花待桃结。

一桃九千年,徒尔縻岁月。

上仙哑然笑,忽逐綵云灭。

形式: 古风

井底蛙

清水冷,井底蛙。

鸾旗旄骑称警跸,垂旒佩玉登龙车。

不知天下本一家,雌雄未决胡矜夸。

井底蛙,井中小,堂堂东帝天日表。

南庑岸帻彼何心,都布单衣笑君狡。

君不见故人共卧严子陵,一夜客星侵帝星,何尝解作木偶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