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山友辞·提葫芦》是宋代诗人王质所作,以“提葫芦”为题,描绘了与自然山林中植物的亲密对话。诗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自然界的植物拟人化,赋予它们以生命和情感。
首句“提胡芦,提胡芦,东呼西呼声不孤”,以“提葫芦”开篇,营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仿佛在呼唤着自然界的伙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之情。接着,“豆蔻花繁葡萄疏,野香野气薰薰粗”,通过对比豆蔻花的繁茂与葡萄的稀疏,以及野花野草散发的香气,展现了自然界生机勃勃、各具特色的景象。诗人在这里不仅赞美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过相烦,为我携,攒砂点漆苞累累”,这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诗人请求自然界的“朋友”帮助他携带一些自然界的果实或花朵,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和谐共处。最后,“呜呼此友兮坚相期,山樊乱蕊沾皴皮”,诗人感慨于这些自然界的“朋友”给予他的坚定支持与陪伴,即使在山间乱花之中,也能感受到它们坚韧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厚情感和敬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界的深情对话,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