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停琴伫月图

心篆初烧,丁帘初试,卷一灯、掩过山屏。

古锦囊空,玉琴膝上斜横。

碧梧桐院阑干曲,理冰丝、还自消停。

看青天、几片微云,几点疏星。

高山流水知何意,除广寒仙府,不许人听。

难道今宵,嫦娥还未妆成。

银河不动风如剪,渐瑶阶白露泠泠。

再沉吟,蛤粉墙西,一晕初生。

形式: 词牌: 高阳台

鉴赏

这首《高阳台·停琴伫月图》是清代词人赵庆熹的作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词的开篇通过“心篆初烧”和“丁帘初试”,展现了主人公在深夜独自抚琴的情景,灯光微弱,照在屏风后的山景上,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氛围。

“古锦囊空,玉琴膝上斜横”进一步描绘了词人的专注与闲适,锦囊无物,只有琴声陪伴,琴音悠扬,落在膝盖上的玉琴上。接着,“碧梧桐院阑干曲”将视线转向室外,梧桐树下的栏杆曲折,伴随着冰凉的丝弦声,更显宁静。

“看青天、几片微云,几点疏星”描绘了夜空的景象,寥寥几朵云和稀疏的星星,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高山流水知何意”引用了典故,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感慨,暗示琴声只有广寒宫的仙子能理解。

“难道今宵,嫦娥还未妆成”借嫦娥未妆来寓意月色之美,同时也暗含孤独之意。随后,“银河不动风如剪,渐瑶阶白露泠泠”描绘了银河静止,清风如刀割,露水滴落的清凉夜晚,进一步渲染了寂静的气氛。

最后,“再沉吟,蛤粉墙西,一晕初生”以蛤粉墙边的晕光渐渐升起,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来临,也暗示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思绪的流转。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琴声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词人月下弹琴时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景色的感悟,情感深沉而意境优美。

收录诗词(104)

赵庆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卖花声.许群修碧声山馆图

风露夜泠泠。何处秋声。梧桐叶上最分明。

此际碧纱关不住,红出书灯。帘幕峭寒生。

垆鸭烟停。兔华如水漾中庭。

安得一枝横竹好,吹到三更。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摸鱼儿.曹柳桥春江放鸭图

放轻桡,青山静处,一江春水初暖。

沙痕渐没潮痕长,几尺芦芽短短,萍影断。

看一线、拖来鸭脚红欲软。绿随波转。

正浴向花间,偶闻人语,惊起自相唤。

江乡好,无数渔梁蟹簖。此生清梦谁管。

夕阳细雨持竿出,一霎阑阴聚满。

谁是伴,惜少个、红裙弄水船头惯。闲寻画卷。

算买屋移家,栽菱种茨,便我也都愿。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清平乐.吴次欧蕉窗坐雨图

雨声不住。都在芭蕉树。

银豆抛来如按谱,此际有人细数。黄昏庭院廉纤。

高烧绛蜡垂帘。一样熏香独坐,今宵只觉寒添。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金缕曲.林秋园二十四桥醉月图

十里珠帘路。最风流,玉箫夜夜,玉人处处。

身是三生狂杜牧,醉倒青尊几度。

料唱遍、竹西乐府。

豆蔻梢头春二月,问芳名、可记烟花簿。

能几个,好眉妩。荒台一片琼花土。

说当时,鸦锄耕出,宝钗双股。

依旧雷塘风雨夕,闪闪凉萤无数。

谁解照、宫中歌舞。

江水自流儿女怨,只嫦娥、天上圆如故。

明镜里,自千古。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