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园赠周翊

尝闻东园游观嘉,晚趁时节亦自到。

东风不知来者多,一日芳蹊踏无草。

山樱着子寒尚迟,江梅殒蘤香可吊。

扶疏枝叶未成荫,偶来正值斜阳照。

千株红杏暖自酣,风引高炬烧晴燥。

夭桃未老已抽青,略略朱旗冠翠纛。

虽然素李不争花,似洗朱丹誇莹皓。

其他百种不可名,如列锦绣快晴曝。

何低何高何后先,一一尽解承春笑。

杨花轻佻最得力,飞过青天去何冒。

弱柳低垂弗辞贱,以力凭风为春扫。

黄鹂嘲啁声语和,似对游人见情抱。

蝴蝶填委不知数,飞乱人眼漫颠倒。

黄蜂虽忙不为身,以甘遗人竟何道。

子规终日劝客归,吾无间然念何报。

嗟余多病所趋乖,又懒欢呼逐年少。

经年一春为嘉时,行过不恤每自谯。

然虽无酒不解歌,素游尚少贫交召。

何时期子早再游,风雨不可旦夕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的游园之乐,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与享受。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美,充分展示了宋代词风的婉约和生动。

开篇“尝闻东园游观嘉,晚趁时节亦自到。”即设定了诗人对东园美景的期待与到来,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自然而然的追求。紧接着,“东风不知来者多,一日芳蹊踏无草。”描绘了春风中充满生机,游人们踪迹难寻的情景,突出了诗人独自享受这份美好的意境。

接下来的“山樱着子寒尚迟,江梅殒蘤香可吊。”则通过对樱花与梅花的描写,展示了春天中不同植物的生长状态,以及它们各自的韵味。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这些自然景物变得更加生动和富有层次。

“扶疏枝叶未成荫,偶来正值斜阳照。”这一句则描绘了枝头新叶初长,还未形成阴凉,以及阳光斜射的温暖场景。诗人巧妙地捕捉到了自然界中瞬间美好的画面。

“千株红杏暖自酣,风引高炬烧晴燥。”这里的描述则充满了对丰收与生长的庆祝之情。红杏象征着成熟与丰硕,而风引高炬则是对天气变化的一种描写,使得整体画面更加立体和温暖。

“夭桃未老已抽青,略略朱旗冠翠纛。”这一句通过对夭桃的描绘,再次强调了春日中万物生长的主题,同时也隐含了一种对于美好事物不争不抢,只愿静观其成长的态度。

“虽然素李不争花,似洗朱丹誇莹皓。”这里对素李的描写,则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生而不争的赞美。诗人通过素李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超然与淡泊。

“其他百种不可名,如列锦绣快晴曝。”这一句则概括了园中各种花卉之多,既无法一一命名,也如同织就的锦绣一般,在晴朗的阳光下展现出无比的繁华。

接下来,“何低何高何后先,一一尽解承春笑。”诗人则是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观察与理解,感受到了春天赋予万物生命力的神秘力量,以及对于这份力量的一种顺应和欣悦。

“杨花轻佻最得力,飞过青天去何冒。”这一句描绘了杨花随风飘扬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生命力量所带来的无常与变化的感悟。

“弱柳低垂弗辞贱,以力凭风为春扫。”这里则是通过柳树形象,展示了一种柔和而不屈服于强力的生存态度,同时也隐喻了诗人面对人生的某些哲思。

“黄鹂嘲啁声语和,似对游人见情抱。”这一句则描绘了鸟鸣与游人的交流,通过这种交互,表达了一种生灵之间的情感联系。

“蝴蝶填委不知数,飞乱人眼漫颠倒。”这里的蝴蝶形象,则是对园中生命活力的进一步强调,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众多且难以穷尽的一种赞叹与困惑。

“黄蜂虽忙不为身,以甘遗人竟何道。”这一句则通过黄蜂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界中生物勤劳而无私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赋予生命以后的某些思考。

紧接着,“子规终日劝客归,吾无间然念何报。”则是诗人在感受到园中的美好之后,对朋友提出返回的建议,以及自己内心对这份美好的珍惜与回味。

“嗟余多病所趋乖,又懒欢呼逐年少。”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于往昔岁月的怀念之情。

最后,“经年一春为嘉时,行过不恤每自谯。”则是对一年一度的美好春天的一种珍视,以及诗人在这份美好的时光中所进行的反思与自我安慰。

整首诗通过对东园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场春日游园之乐,同时也探讨了生命、时间与美好之间的微妙关系。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东城

昔予出东城,初见垄上耕。

忽忽日北至,岁月良可惊。

虽云一草死,万物尚华荣。

谁能当此时,叹息微阴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令既有高邮之行而束孝先兄弟索余诗云

扰扰利学者,久不可与谋。

读书乃何为,老不知轲丘。

弗恤义所在,务期高爵收。

尝闻失则嗟,不闻得之羞。

知谁洪其源,使世乘其流。

于今已汗漫,更久将溯游。

尝闻古人言,饕餮为共兜。

谓恶岂必多,偷饱德弗修。

不知自思者,舍此何所由。

故余早知惧,誓将异人求。

宁为寒饿嗟,不同富贵讴。

此行况有获,师德高前修。

因尝请子行,勉子无逗遛。

于吾乃何有,同病不独瘳。

虽爱谓予然,尚疑子终不。

惜子有高材,竿幢揭华旒。

苟能自摆去,不为世学囚。

行将见远到,强弩射弱菆。

何必请予诗,自合治子辀。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冬阴寄满子权

玄云载雨惜不下,北风吹急水相黏。

周遮覆盖不通透,锢结巳厚难披燖。

微阳未复老阴壮,计去暖律时犹淹。

青天何可一日失,渐恐此去无由瞻。

日驭自惧不得脱,略出急入地下潜。

凭阴托寒恣凌烁,风伯得意欣沾沾。

但幸天公不省悟,谁顾地下人嗟谗。

隔绝霜露旷不下,帝有润泽何由沾。

非惟勾芽冻天折,亦恐万类由兹歼。

九龙衔火互相暖,称有日职借不甘。

群儿锐奋不量度,欲仰吐气吁以炎。

惟有壮士抱剑卧,思得美酒聊自酣。

形式: 古风

出门

出门将何从,中道忽自思。

彼怀与尔殊,亦合念子归。

乐有诗与书,游有山与陂。

谁言竟无从,犹有影自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