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芷房编修赠长生无极瓦砚

瓦当文字录者谁,百十二种形模奇。

长生无极乃其一,云是阿房旧宫之所遗。

自从铜雀香姜收作砚,鼍矶龙尾名空驰。

埏埴况在汉魏上,笔法颇疑丞相斯。

编修校士向关陇,轺车来往骊山陲。

蕲年兰池访陈迹。但余瓦砾萦荆茨。

偶然拾自清渭湄,制为墨沼苍璆姿。

匣装毡裹远饷我,重之奚翅十朋龟。

我闻羽阳之瓦出荒垄,流传艺苑如韩碑。

甘泉一枚夸创获,当年群雅留歌诗。

岂意神物兴有时,珠联璧合何累累。

纷纶延寿益寿字,郑重亿年万岁辞。

秘文吉语为国瑞,何异器车银瓮祥姚姬。

我为墨磨双鬓丝,无多来日徒嗟噫。

晴窗拂几看砚背,死籍可落应轩眉。

冷金细拓侑石鼓,井华新汲研隃糜。

老来懒事虫鱼注,持写《黄庭内景》师杨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叶观国的诗《邱芷房编修赠长生无极瓦砚》以瓦当为题材,描绘了一方珍稀瓦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诗人首先赞叹瓦当上的文字独特,形状各异,其中“长生无极”暗示了瓦当可能与秦朝阿房宫有关。瓦当被用于制作砚台后,尽管曾有铜雀香姜、鼍矶龙尾等美名,但这些都已成过往。诗人追溯到汉魏时期,认为瓦当的制作工艺精湛,甚至与丞相李斯的书法风格相似。

邱芷房编修将这方瓦砚作为礼物赠送,诗人感慨万分,提到瓦当来自荒野,却如同韩碑般在艺术领域流传。诗人感叹神物有时会重现,这方砚台上的文字和图案寓意长寿吉祥,象征国家福祉。他自嘲年老研墨已少,但仍珍视这份礼物,期待在晴日窗前细细欣赏砚背,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沉淀。

最后,诗人表示砚台的使用将伴随石鼓文和隃糜研磨,虽然年事已高,仍愿研读《黄庭内景》,师从杨义。整首诗通过瓦砚,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收录诗词(10)

叶观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竹坪给谏

得归曾未易,已事耐思寻。

半亩余生计,十年空好音。

敷原荒草色,阅世老松心。

日暮回车去,霜枫醉远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易南有之官南安

纯孝先生眉发青,长安络马向南溟。

入云高盖迎征鞅,流水离琴送驿亭。

满地春风人似柳,一塘芳草客如萍。

独怜泼墨供持赠,竹叶梅花总性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八月初六日拜分校之命入闱用王衷白先生韵(其一)

朝传丹綍五云深,销院重教荷橐临。

不让采风分簜简,自矜修月入骞林。

三厅星聚奎文丽,七载飙驰往迹沈。

惟有素怀清白在,玉壶一片是冰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八月初六日拜分校之命入闱用王衷白先生韵(其二)

障眼红纱误恐深,披文弥复廑如临。

铭操恰侍皋比座,簪盍真成翰墨林。

旧雨重偕情倍密,独弦无和响应沈,倾昆取玉寻常事,莫慰荆和献璞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