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馀杭溪上多长松,雪气遥连天柱峰。
蓝田自有韩子记,苍官不受秦人封。
风传虚籁清俗耳,日食扶苓延好容。
按图若遂归隐计,杖策许我来相从。
这首诗描绘了馀杭溪边众多高耸的松树,它们与远处的天柱峰相连,营造出一种雪气弥漫、天地相连的景象。诗人提及蓝田之地,暗示此处曾有韩子留下的佳话,而苍翠的松树象征着不受尘世权势侵扰的高洁品质。风吹过松林,带来清新的声音,如同洗涤俗世之耳;阳光照射在松枝上,仿佛能滋养人心,保持美好的容貌。诗人表达了如果有机会实现归隐的愿望,希望能拄杖跟随这些松树,一同隐逸山林。整体上,这首诗借松树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仰之情。
不详
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元至正间举人。洪武初以荐,授成都府学教授。后坐事谪南荒。有《柘轩集》
家住双溪溪水滨,误将书剑走风尘。
散论文学过游夏,为爱山川到富春。
梦破小楼江月白,诗成古邑野梅新。
明朝又拥皋比坐,诗易那能让昔人。
中年行乐遇新年,触目风光更接连。
夜色遥通鳷鹊观,春声先泛凤凰弦。
云中花乱疑瀛海,月下人归是洞天。
鬓点吴霜嗟老矣,踏歌槌鼓让童颠。
行藏多寄一壶中,枕上功名觉后空。
长吉诗多鬼仙气,宗师文有古人风。
笙悲夜月伤归鹤,弦绝春冰怨去鸿。
飞舄不知何处所,芙蓉城阙暮云红。
真率应知出自如,会名又复到斋居。
举觞便可频开燕,溉釜何妨更煮鱼。
画为品题交互看,诗因分韵接连书。
子云识字无人问,白首玄经守敝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