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先大夫所遗万竿烟雨障子

依山傍水总相宜,不说南朝李画师。

贫也家遗惟此物,痛哉亲去已多时。

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

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首句“依山傍水总相宜”,以自然景色的和谐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回忆中的美好时光。接着,“不说南朝李画师”一句,巧妙地将诗人的情感与历史人物联系起来,既表达了对艺术的欣赏,又暗含了对逝去亲人的追忆。

“贫也家遗惟此物”一句,直接点明了这幅山水画是诗人父亲留下的唯一遗物,蕴含着深深的家族情感和对父亲的怀念。而“痛哉亲去已多时”则直抒胸臆,表达了失去亲人后的巨大痛苦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接下来的“堂空似觉烟云合,夜静犹闻风雨悲”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空荡的房间和寂静的夜晚赋予了情感色彩,仿佛烟云在哀悼,风雨在哭泣,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最后,“满幅潇然双泪洒,可能更诵蓼莪诗”两句,以画面的湿润和泪水的流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面对这幅画时的强烈情感反应,同时引用《蓼莪》一诗,进一步深化了对亡亲的哀思之情,表达了对亲情的深深眷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深情的怀念之作。

收录诗词(564)

杨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客问长生

早从勾漏觅真玄,绝粒餐霞亦枉然。

几被丹书将我误,实无口诀为君传。

流年渐老空惭镜,沧海何时更作田。

元运自长人自促,不如醉卧白云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董光禄双寿七十

海鹤丰姿众不如,况偕莱妇古稀初。

窗中机杼还能理,灯下诗篇每自书。

为厌风尘长闭户,因怜水竹早悬车。

即今颜鬓俱无改,遐算应过百帙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九日登马谷山

登高此日亦奇哉,野色潇然渤海隈。

独喜寒花开绝顶,宁须戏马向层台。

浮云万里天难问,落木三秋雁正来。

何事牛山不痛饮,沾衣徒使后人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冬月苗汝材自晋中以毡衣巾见赠诗以谢之

雪天草阁自优游,仍拟张衡古四愁。

裘帽两函分海县,故人千里忆并州。

兴来剡水寻诗客,囊尽长安当酒楼。

缱绻已知君意在,愧无锦绣段相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