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

剥啄欣闻夜叩关,相迎一笑解愁颜。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閒。

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的《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剥啄欣闻夜叩关”,生动描绘了夜晚友人来访的情景,以“剥啄”之声起兴,既表现了访客的急切,也营造了一种温馨而期待的氛围。接着“相迎一笑解愁颜”,写出了主人对友人的热情迎接,通过一个简单的笑容,不仅化解了彼此间的距离,也抚平了心中的愁绪,展现了深厚的友情。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这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将友人的到来比作船只在众多船只中穿行,虽然可能不是最先到达的,但最终还是抵达了目的地,象征着友情的坚韧与不屈。同时,“过饭”与“五郡间”的对比,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距离,但友情却能跨越这一切,如同过饭一般,成为连接两地的桥梁。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反思。他承认自己为了生活奔波劳碌,感到有些愧疚,羡慕那些能够过着悠闲自在生活的状态,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的反思,也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最后,“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诗人提出了一个设想,如果能像古代隐士那样,远离尘嚣,隐居山林,与自然为伴,或许能更好地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这里不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也暗含了对现实生活的某种逃避,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人来访的喜悦、友情的珍贵、生活的反思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723)

葛胜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字:鲁卿
  • 籍贯:丹阳(今属江苏)
  • 生卒年:1072~1144

相关古诗词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二)

相逢虽幸慰暌离,忧患仍年触境悲。

琴与俱亡念同气,缶犹难击怆齐眉。

筋驽肉缓奔名懒,意广才疏见事迟。

只待归资堪问舍,一封投劾去追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福国讳日寿宁院作呈工部兄

一官随牒浪推移,不到名山二十期。

踊甓独存煨烬日,布金重见鼎新时。

旧游已起人琴恨,净供还增奁镜悲。

赖是一般官拓落,林泉深处得追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近辟禄隐轩建瓢饮亭季父以诗寄题和韵

稚节争名翰墨场,中年习隐水云乡。

遭时有幸常温饱,济世无能分退藏。

山色不于羁客秘,日华端为散人长。

身閒却笑东方朔,避世金门傲武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景纯见寄叙相从之乐

许昌旧姓有文儒,得得西来过燕居。

访我肯题门有凤,馆君深愧食无鱼。

鄣泥难为清游惜,便面频将好句书。

尚遣雅才淹簿领,好贤谁赋卫干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