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年的张慎仪所作的《忆江南》其二。诗人以建南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海景画面。"建南好,北望海冥濛",开篇即表达了对建南地理位置的赞美,以及向北远眺时大海广阔无垠的景象。
"蜃气晓团云百色",通过描绘早晨的海市蜃楼,展现出变幻莫测的云雾缭绕,色彩斑斓,犹如仙境。"蛟雷昼激雹十峰"则运用比喻,将海浪涌动的声音比作蛟龙的怒吼,白天的浪花如同十座山峰般壮观,形象生动。
最后两句"光怪一重重",总结了整个画面的奇异光彩和变幻多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艺术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