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上宝林寺八咏(其一)飞来山

宝林从何来,飞空锡同住。

天风吹海涛,常恐复飞去。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画面。"宝林从何来"开篇设问,引发读者对宝林寺来历的好奇,暗示了寺庙的非凡来历或传说。"飞空锡同住"进一步强调了宝林寺的奇特之处,仿佛寺庙是锡制成的飞鸟,与天空共栖,形象生动。

"天风吹海涛"运用了自然景象,将寺庙置于浩渺的天地之间,通过"天风"和"海涛"的动态对比,展现了寺庙的超凡脱俗和静谧。最后两句"常恐复飞去"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状态的敬畏和对寺庙可能消失的忧虑,增添了诗歌的神秘感和哲理意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象征手法,描绘了宝林寺的飘逸与神秘,流露出诗人对佛教禅意的深深敬仰和对自然宇宙的深深思考。

收录诗词(285)

陈樵(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承家学,继受经于程直方。学成不仕,隐居圁谷。性至孝。为文新逸超丽。有《鹿皮子集》

  • 字:君采
  • 号:鹿皮子
  • 籍贯:元东阳
  • 生卒年:1278—1365

相关古诗词

越上宝林寺八咏(其二)应天塔

浮图成再世,嶪岌高入云。

妙应人天果,铃音上界闻。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越上宝林寺八咏(其三)灵鳗井

岩穴如深井,滋润通海脉。

灵鳗久蜿蜒,岁事时有获。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陌]韵

越上宝林寺八咏(其四)罗汉泉

应真曾卓锡,百尺井泉深。

汲取天人供,泓澄印佛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越上宝林寺八咏(其五)大布衣

河凉大布衲,七帝师道德。

流传五百年,未灭针线迹。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