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蝈氏官亡种类滋,脰鸣连党欲何为。
喧然无理令人恶,忆著昌黎吏部诗。
这首诗名为《杂咏五首(其三)》,由宋代诗人韦骧所作。通过“蝈氏官亡种类滋”,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蝈虫在失去官府管理后数量激增的描绘,暗示了某种秩序的缺失或混乱。接着,“脰鸣连党欲何为”一句,以蝈虫的鸣叫比喻社会中的某些群体行为,引人深思。随后,“喧然无理令人恶”表达了对这种喧嚣无序状态的反感和厌恶,强调了社会秩序的重要性。最后,“忆著昌黎吏部诗”则可能暗含对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官至吏部侍郎,故称昌黎吏部)作品的引用或致敬,借以表达对良好官风和治理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昆虫形象,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与个人行为规范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理想社会状态的追求。
不详
公元一〇三三年至一一一〇五年。生于宋仁宗明道二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年七十三岁。工诗文。除知袁州萍乡系。历福建转连判官,主客郎中。出为变路提刑。建中靖国初,(公元一一〇一年)除知明州丐宫祠,以左朝议大夫提举洞霄宫,卒。骧著有文集十八卷,赋二十卷,均《宋史艺文志》并传于世
忧乐由来繫所存,强名微草不须论。
箪瓢悦道颜渊德,陋巷当时岂种萱。
啼血辛勤尔自贻,百花时节好閒飞。
行人日日春山过,相劝相呼总不归。
玉人携酒对花枝,怅息红芳已半稀。
楚帐歌中别虞氏,马嵬坡里顾杨妃。
彷佛渔阳参鼓挝,依稀江左后庭花。
清明旧俗无佳尚,唯此喧声杂暮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