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雨濛濛,香细细,芳径絮铺软。

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唤。

者边才放莺声,回波早觉,傍莎岸、翠竿忙点。

柳丝挽。倩郎扶上船唇,催播燕梢转。

兜取鞋帮,溺鶒恰偷眼。

儿家只在前溪,斜阳树里,认小小、红扉双扇。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是清代词人龚翔麟的作品,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雨后初晴的画面。词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的清新气息和生机盎然的景致。

"雨濛濛,香细细",以轻柔的雨丝和淡淡的香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芳径絮铺软",形容小径上落满了如棉絮般的花瓣,行走其上仿佛踏着柔软的垫子,富有诗意。

"艓子花西,隔水少人唤",描绘了舟行湖畔,艓子(小舟)上的女子隔着水面轻轻呼唤,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期待。"者边才放莺声,回波早觉,傍莎岸、翠竿忙点",通过莺鸣和垂钓的动态,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情趣。

"柳丝挽。倩郎扶上船唇,催播燕梢转",柳条轻拂,女子邀请心上人登船,而燕子也随着他们的动作翩翩起舞,画面生动活泼。

"兜取鞋帮,溺鶒恰偷眼",女子细心地收起鞋子,不经意间流露出娇羞的神态,让读者感受到她内心的微妙情感。

最后,"儿家只在前溪,斜阳树里,认小小、红扉双扇",以夕阳映照下的溪边小屋,暗示了女子的家就在不远处,红门双扇,既写实又富有象征意义,表达了对爱情归宿的美好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优美,意境婉约,情感含蓄,充分体现了龚翔麟在描绘江南水乡风情和人物情感方面的独特才能。

收录诗词(190)

龚翔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号稼村,晚号田居。康熙二十年中顺天乡试乙榜。由工部主事累迁御史,有直声,致仕归。工词,与朱彝尊等合称浙西六家,著有《田居诗稿》、《红藕庄词》

  • 字:天石
  • 号:蘅圃
  • 籍贯:浙江仁和(今杭州)
  • 生卒年:1658—1733

相关古诗词

南楼令

镜里紫鸳鸯。双栖翠管长。桂钩斜、一片苍凉。

何处画桡吹到也,听按曲,芰荷香。小住折青房。

红衣半卸妆。

戏春纤、莲子抛将,惊醒并眠禽六六,齐飞上,缕金傍。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霜叶飞.俞邰、雪客索九日词,同耕客倚声应之

一帘霜晓开门讶,茱萸多半红了。

重阳已忘是今朝,忽鸟封传到。问蓉幕、新添赋草。

筼房催按蘋洲调。

算楮园携酒,扶双屐、梨庄冷风,早见吹帽。

最念绰板尊前、偷声鬲指,那知醉里残照。

蒋山近不碍支筇,定此时登眺。怅宫阁、扃扉林杪。

依人只有黄花小。

便唤起吟情,除却东篱,别无诗料。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击梧桐.答独醉先生

幕府山容敛。逢一只、江上传书小雁。

密密题缄启,麦光砑、细写长亭别怨。

吴潮直接,楚尾通波,偏是相思人远。

恨杀春三月,被杜宇燕尾,帘边催散。

西子湖堤,桃枝杖短。从此新声吟遍。

结个藏书屋,独醉后、儿女灯前拂砚。

不耐纤毫青李,宝泓浓蘸,但擘窠零乱。

枕江沙、无穷秋色,扉竹休掩。

形式: 词牌: 击梧桐

拜星月慢.九月十五,月夜怀去年湖上之游

菊朵寒浓,筠梢宵黑,锁住鱼云一片。

漏点蟾光,照閒庭初遍。

去年里,今夜断桥露饮,多少隔霜人面。

醉折杨枝,约明秋重见。白门山、从此迷轻雁。

相思梦、长在湖心畔。那待射眼金波,早吟魂难敛。

况凄凉、冷月当头满。者番用、艇子江漘唤。

嘱篙师、双拨烟桡,趁尖风晓便。

形式: 词牌: 拜星月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