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李思衍的作品,名为《石牛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现诗人胸怀壮志、不甘平庸的诗篇。
"寒牛觳觫秋江烟,五丁担落石一拳"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秋天江边景象,其中“寒牛”指的是牛在清晨或深夜时因气温变化而显得有些许凛然的样子,“觳觫”是牛角坚硬的样子,“五丁担落石一拳”则形容力量巨大,能够举起沉重的石头。
"惊涛拍岸撼不动,夕阳老背供鸦眠"写出了波涛冲击岸边却无法使之移动,而傍晚时分,太阳在老牛的背上,似乎为栖息的乌鸦提供了一处安宁的所在。
"天荒地老煮白石,顽懒不过苍苔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慨,其中“天荒地老”形容时间久远、自然沧桑,“煮白石”则是对大自然力量的一种比喻,而“顽懒不过苍苔田”则表现出一种对平凡生活的满足。
"腾腾卧地带佛性,尚肯远护风涛船"这两句诗,通过写牛在土地上安然自得,暗示了它内心的宁静和坚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能保护那些航行在风浪中的生命。
接下来的几句"泥深蹄转重,鼻缺绳难穿。既不能西推紫气度函谷,五千道德言神仙。又不能粪金开秦塞,隔绝鸟道四万八千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实现某些伟大理想的慨叹。
最后几句"渴奔一斗酒,傲兀庐山前。潢池刀剑卖已尽,贞观斗米方成钱。雨犁急趁勾芒起,不然碎汝春风鞭"则通过写诗人在庐山前的豪迈饮酒、曾经的英勇和物资的匮乏,以及对春天气候变化的一种渴望,展现了诗人的情感流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动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坚韧、力量与内心世界的宁静,以及面对无法实现的理想时的无奈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