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百字令·病怀》由清代诗人丁采芝所作,描绘了一位病中之人内心的愁苦与挣扎。
开篇“露华侵晓,酿春寒种种”,以露水和春寒渲染出清晨的凄凉氛围,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接着,“底事三更眠不稳,窗外雨声凄切”两句,通过深夜难眠、窗外雨声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主人公的愁绪,似乎在诉说着难以言表的心事。
“细数铜壶,频添绣被,兽碳红炉灭”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如数着时间流逝、增添被褥、炉火熄灭,表现了主人公在病痛中的无助与孤独。接下来,“心情无那,不知还向谁说”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迷茫与困惑,找不到倾诉的对象。
“况是十载离家,半生作客,入世遭磨折”几句,回顾了主人公长期离家、漂泊他乡的经历,以及在社会中所遭受的挫折与困苦,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命运的同情。
“辛苦好偿儿女债,赢得病怀如结”则揭示了主人公为了家庭的责任而付出的艰辛,最终却只能承受病痛的折磨,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不易与无奈。
最后,“梦绕青门,枕凝红泪,瘦影横残月”通过梦境、泪水、瘦弱的身影等意象,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在病痛中的痛苦与绝望。“晨鸡三唱,醒来又听檐铁”则以鸡鸣和檐铁的声音结束,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但病痛并未因此而消散,反而让主人公在清醒后再次感受到孤独与痛苦。
整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展现了主人公在病痛与生活困境中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