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留别一首

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

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

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

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我奉命去惩治那些贫困的百姓,上书申诉却触怒了上级官员。
与其加重赋税让千家受害,我宁愿因直言获罪只身承担。
官吏若能公正廉洁,国家就有依靠,即使士人贫寒,也应保持尊严。
在空烟亭下的桃花水中,美景适合送别乘坐小舟离去的人。

注释

奉命:接受命令。
诛求:惩罚收取。
下户贫:贫困的平民。
抗章:上书反对。
上官:上级官员。
嗔:愤怒。
重敛:加重征税。
毒:害处。
千室:众多家庭。
宁:宁愿。
深文:苛刻的法律条文。
吏务:官吏的职责。
循良:公正善良。
邦:国家。
赖:依靠。
士:读书人。
贫贱:贫穷低微。
空烟亭:空旷的亭子。
桃花水:桃花盛开时的流水。
扁舟:小船。
欲去人:即将离去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执行任务时的内心冲突和处境。开头两句“奉命诛求下户贫,抗章恳白上官嗔”展示了官员必须完成对贫困户口的调查任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政策可能带来的不公正的不满。

第三、四句“与其重敛毒千室,宁以深文中一身”则透露出作者宁愿自己承担责任,也不愿看到更多人受苦。这里体现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权力可能导致的滥用行为的反思。

下面两句“吏务循良邦有赖,士虽贫贱气宜伸”表达了官员在执行公正、廉洁的愿望,以及即便是贫穷之人也有尊严需要被尊重。

最后,“空烟亭下桃花水,好送扁舟欲去人”则是诗人对美好景致的一种留恋和不舍。这里通过“桃花水”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与美好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孤寂感。

整首诗通过官员的视角,探讨了权力、责任和个体尊严之间的关系,以及在执行任务时个人情感与职责之间的矛盾。诗中既有对公正的追求,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一位宋代士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205)

王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溪山堂三首(其三)

檐敞祛红日,窗虚揖白云。

水痕一雨失,花气午风薰。

寂寂心无事,纷纷耳不闻。

只须添道力,底用战魔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溪山堂三首(其二)

出去真危道,归来适醉乡。

田分禾穗合,江落木阴凉。

璇极随心阔,铜壶入梦长。

一从轻卓鲁,方悟有羲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溪山堂三首(其一)

地胜年年别,人闲事事幽。

水流萦槛角,山奋入帘钩。

旧好空驰马,新盟但狎鸥。

故人皆得路,何日共兹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蓬屋一首

长檐十尺庇堂东,疏漏从来尽是蓬。

日影碎如秋叶下,雨声洒似夜船中。

竹因蠹尽多垂地,箬到枯时半掩空。

此处想非人所竞,众雄应是不来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