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

淡妆人更婵娟,晚奁净洗铅华腻。泠泠月色,萧萧风度,娇红敛避。太液池空,霓裳舞倦,不堪重记。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

别有凌空一叶,泛清寒、素波千里。珠房泪湿,明珰恨远,旧游梦里。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奈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翻译

白莲的纯洁,如同美人在夜晚梳妆去粉一样美丽。白莲挺立在清凉的月光下,萧萧的风声里,娇红都顾忌退避无踪的环境中。过去宫中美丽的太液池空了,动人的霓裳羽衣舞没有了,一切都不堪回首。虽然白莲高清的精魂尚在,但翠绿的荷叶已经残败,白莲花蕊也已坠落,水中一片凄凉萧瑟。
白莲凋谢后,尚有荷叶在清凉寒冷的夜里,遥远地漂泊在千里之外的水中。莲蓬萎落,采莲少女恨亦远,昔日的良辰美景都永远逝去了,现在只能在梦中重温。虽然盛时已经过去,秋日也已来临,但琼楼依旧不夜,广寒泛夜仙意尚留。莲花凋谢了,莲香散失了,秋深露凉,寒气逼人。

注释

水龙吟:词牌名,因李白诗“笛奏龙吟水”句,故名。
又名《小楼连苑》《龙吟曲》等。
双调一百零二字,上下片皆仄韵。
婵娟:美好的样子。
奁:古代盛梳妆用品的器具。
铅华:妇女化妆用的铅粉。
泠泠:清凉的样子。
萧萧:风声。
娇红敛避:红花失色之意。
太液池:指唐代大明宫内的太液池,曾内植白莲。
霓裳:即《霓裳羽衣舞》,简称《霓裳》。
舆:本谓车厢,后代指车。
玉簪:花名。
开花约与白莲同时,花大如拳,色洁白如玉,蕊长似玉簪,故名。
凌空一叶:指荷叶摇荡空中。
珰:古代女子的耳饰。
琼楼:美玉砌成的高楼。
绡:薄纱。

鉴赏

这首宋词《水龙吟·浮翠山房拟赋白莲》描绘了一位女子淡雅出尘的形象,通过白莲的比喻,展现了她的纯洁与清高。"淡妆人更婵娟",以白莲的素颜比喻女子的天然之美,"晚奁净洗铅华腻"则暗示她摒弃了世俗的华丽装饰,显得更加清新脱俗。"泠泠月色,萧萧风度",环境的清冷与她的风姿相映成趣。

接着,词人描述了月夜下池塘空寂,白莲舞动的场景,"太液池空,霓裳舞倦",暗指女子的孤独和疲倦,"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表达了对她的离去和无处追寻的哀愁。"凌空一叶"象征着她的飘零,"珠房泪湿,明珰恨远"则寄托了深深的思念和遗憾。

最后,词人感叹时光易逝,美景不再,"羽扇生秋,琼楼不夜,尚遗仙意",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然而,"香云易散,绡衣半脱,露凉如水"又揭示了现实的凄凉,暗示了主人公的无奈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白莲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失落,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6)

唐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齐天乐.馀闲书院拟赋蝉

蜡痕初染仙茎露,新声又移凉影。

佩玉流空,绡衣剪雾,几度槐昏柳暝。幽窗睡醒。

奈欲断还连,不堪重听。

怨结齐姬,故宫烟树翠阴冷。

当时旧情在否,晚妆清镜里,犹记娇鬓。

乱咽频惊,馀悲渐杳,摇曳风枝未定。秋期话尽。

又抱叶凄凄,暮寒山静。付与孤蛩,苦吟清夜永。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桂枝香.天柱山房拟赋蟹

松江舍北。正水落晚汀,霜老枯荻。

还见青匡似绣,绀螯如戟。

西风有恨无肠断,恨东流、几番潮汐。

夜灯争聚微光,挂影误投帘隙。更喜荐、新篘玉液。

正半壳含黄,一醉秋色。纤手香橙风味,有人相忆。

江湖岁晚听飞雪,但沙痕、空记行迹。

至今茶鼎,时时犹认,眼波愁碧。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摸鱼儿.紫云山房拟赋莼

渐沧浪、冻痕消尽。琼丝初漾明镜。

鲛人夜剪龙髯滑,织就水晶帘冷。凫叶净。

最好似、嫩荷半卷浮倩影。玉流翠凝。

早枯豉融香,红盐和雪,醉齿嚼清莹。

功名梦,曾被秋风唤醒。故人应动高兴。

悠然世味浑如水,千里旧怀谁省。空对景。

奈回首、姑苏台畔愁波暝。烟寒夜静。

但只有芳洲,苹花共老,何日泛归艇。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感皇恩

君欲问予年,八十有七。百岁十分尚留一。

世间滋味,尝尽酸咸苦涩。时今倒食蔗、无甜汁。

形式: 词牌: 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