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曹仁宪谨荣寿(其四)》由清代诗人苏衮荣所作,通过对曹仁宪的颂扬,展现了对学问与道德的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敬意与赞美之美的画面。
首句“讲席斯文课切磋”,开篇即点明了曹仁宪在学术上的贡献,他如同一位导师,在学问的殿堂上,与弟子们共同探讨、切磋,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与传播。接着,“肯因小邑废弦歌”一句,通过对比,强调了曹仁宪即使身处偏远之地,也未曾放弃对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展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
“新成试院觚初破,自是虚堂鉴不磨”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曹仁宪在教育事业上的成就。新建成的试院,如同崭新的篇章,而他的智慧与品德,如同不被磨损的镜子,永远闪耀着光芒。这里不仅赞扬了曹仁宪的教育成果,更凸显了他的个人品质。
“哕却鸾旂丝竹奏,输将鹤俸鼓钟和”两句,通过音乐与仪式的描写,进一步烘托出曹仁宪受到的尊敬与礼遇。鸾旗与丝竹奏乐,象征着高雅与和谐,而鹤俸与鼓钟的结合,则展示了曹仁宪身份的尊贵与社会地位的崇高。
最后,“奎声辉映弧星朗,到处葵忱听玉珂”两句,以奎星与弧星的光辉,以及葵花向阳的姿态,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曹仁宪的敬仰之情。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能听到他那如玉珂般清脆的声音,感受到他对学问与道德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生动的比喻,不仅赞美了曹仁宪在学术与道德上的卓越成就,更展现了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一首充满敬意与赞美之美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