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岱顶即事

身入云端云下垂,风雷南去日西驰。

青霓断续斜阳外,碧海澄鲜子夜时。

天柱独晴依上界,冰轮乍满半秋期。

茫茫俯视皆尘雾,一片空明对玉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时节在泰山之巅所见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界的奇观与个人的感慨巧妙融合。

首联“身入云端云下垂,风雷南去日西驰”,开篇即展现了一幅壮观的画面:诗人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脚下是绵延不绝的云海,而远处的风雷声伴随着夕阳的西沉,营造出一种既壮阔又略带苍凉的氛围。

颔联“青霓断续斜阳外,碧海澄鲜子夜时”,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与景色的变化。夕阳余晖中,青色的彩虹若隐若现,与碧蓝的天空相映成趣,夜晚来临时,整个世界显得更加宁静清澈,仿佛进入了另一个时空。

颈联“天柱独晴依上界,冰轮乍满半秋期”,将视线转向更远的天际,天柱山在晴朗的天空中独立挺拔,象征着永恒与不朽。而“冰轮”则指代月亮,它在中秋之夜圆满升起,预示着团圆与丰收。

尾联“茫茫俯视皆尘雾,一片空明对玉池”,诗人从高处俯瞰,只见下方是一片朦胧的雾气,而自己所在的山顶,则如同置身于一片明亮而纯净的世界,与下方的尘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壮美的自然景观,也有深邃的人生哲思,体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8)

盛符升(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昌平山行有作

望帝何年泣草莱,漫留抔土锦山隈。

恨馀亡国悲英主,礼备兴朝慰夜台。

云暗苍梧千古痛,月沈湘浦二妃哀。

神归石室传青史,龙驭长依风雨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金陵怀古

重向南邦忆少年,宫门仿佛戍楼边。

长陵松径来樵子,后苑湖阴宿钓船。

故国几堪歌《玉树》,行人犹自怨金川。

却怜山色依然在,灵谷苍凉倚断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洛阳怀古

风雨当年卜帝乡,士中还倚上游强。

涧瀍合处开双阙,河洛分来会北邙。

何地南宫临逝水,谁家西苑带斜阳?

山川不共兴亡异,天外嵩高对渺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天险阁

旋折初惊大壑雷,凌空复上剧崔嵬。

白云无际疑天尽,翠巘何年倚剑开?

一路水从汾曲合,千层山抱雁门回。

中原地势经西折,眺览重增庾信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