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颂南给谏还晋江

道光中年数御史,高要之苏临桂朱。

复有陈侯起闽峤,矫若三凤翔天衢。

陈侯骨鲠绝代无,手拔鲸牙援虎须。

四夷仿佛想风采,键户著书犹老儒。

猛虎居山长藜藿,神鹰侧翅奔群狙。

豫章云雷拔地起,衮衣日月须人扶。

如何默默不得意,飘然竟鼓沧洲枻。

桑乾之水东北流,枯桑翻风白日愁。

河水十丈冻始合,劝君曷不须臾留。

留君掉头不肯住,刺桐城边海云暮。

东志聊为公理论,归田便拟张衡赋。

回首平生朋好违,长安市上晨星稀。

苏子还山卧不起,君又拂衣寻钓矶。

故人独有朱云在,酒炉饯别金鱼解。

我有珊瑚作钓钩,赠君钓鳌向东海。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孙鼎臣的《送陈颂南给谏还晋江》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陈颂南的赞赏与惜别之情。诗人以道光年间几位杰出的御史为背景,描绘了陈颂南如凤凰般才情出众,骨鲠刚直,有拔除弊政的勇气。他虽身处偏远之地,却志向远大,如同神鹰搏击群雄。然而,陈颂南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只能选择归隐,诗人劝他暂留,但陈坚决离去,令人惋惜。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象征,如“猛虎居山”、“神鹰侧翅”、“豫章云雷”等,展现了陈颂南的豪迈气概。诗人感叹友人的才华不得施展,用“桑乾之水”、“河水十丈冻始合”等自然景象寄寓深沉的离愁。最后,诗人以珊瑚为钓钩,寓意深厚友谊,期待陈颂南能在归隐后继续追求理想,就像张衡那样。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时代不公的感慨,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深厚的情感底蕴。

收录诗词(35)

孙鼎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丹山寺

危崖瞰龙宫,倒射千丈碧。

青冥阶不远,飞阁跨石隙。

沧江回其波,沅水流向北。

群飞起沙鸟,风举帆叶白。

陂陀云间峰,明灭见楚色。

山头朱甍出,城郭带历历。

虚空延冥搜,千里入咫尺。

侧身下危梯,举首割峭壁。玄云垂霮,寒水太古黑。

森然阴风来,气喷土囊直。

地无峨峨冰,朱夏凛凄恻。

路幽闻见阻,扃鐍鬼神宅。金泥赤玉简,龙篆森?鬲。

奇秘何代文,储藏自古昔。

恨无巨灵掌,尽读崇山册。

手把三秀芝,惆怅缅灵迹。

形式: 古风

渡沅水至寒冈遇雨宿山塘驿

渡舟沅水西,夷旷意稍适。

乔林带清波,路引修绠直。

中田稻孙长,秀色映阡陌。

山石如丹砂,返照正东射。

前峰忽不见,漠漠天一色。

云从山外来,飞雨势甚逆。

松篁引幽佩,商籁动林隙。

晚投孤馆中,云散山已夕,东西田水鸣,细草悲促织。

形式: 古风

红岩望晓云

云气薄太虚,瀰漫晓无边。

不见红岩顶,安知冈与峦。

氤氲自相荡,欲断势复连。

仿像峨眉峰,积雪六月坚。

初日升榑桑,斜飞睨高天。

排空不得上,复堕层崖巅。

山腰已半出,万木根齐悬。

群龙隐其首,尾掉巨石穿。

须臾霄汉间,绛碧五色妍。

远山豁露尽,兕象出马前。

秋至暑不退,毒热地气偏。

何时驾雷公,一麾金蛇鞭。

形式: 古风

到玉屏口号

山头森木与天齐,瘴雨蛮烟倦马嘶。

行尽龙标五溪水,夜郎犹在暮云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