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绅所作的《赠杨宗彝》。诗中通过描绘银塘翁辞官归隐,享受自然之乐的情景,表达了对道义与真修的追求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首句“出处非可谋,道义贵有得”点明了诗的主题,强调了道义的重要性,指出追求道义比追求功名更为珍贵。接下来的“畴能尽真修,油油遂清适”则进一步阐述了真正的修行者能够达到心灵的清净与满足。
“卓哉银塘翁,飘然发垂白”描绘了银塘翁的形象,他虽然年老,但精神矍铄,远离尘嚣,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禄食二十年,中外遍敡历”描述了银塘翁曾经的官场生涯,但他最终选择了辞官归隐。“宦游岂不嘉,奈此崦嵫逼”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嘉奖的肯定,也对时间紧迫、岁月催人的无奈。
“况有父子情,久矣万里隔”点出了银塘翁与家人相隔万里,难以团聚的遗憾。“陈辞解官绶,徜徉蹑泉石”则是对银塘翁辞官归隐后生活状态的描写,他漫步于山水之间,享受着自然的乐趣。“游鱼思深渊,倦鸟戢飞翼”以鱼鸟自喻,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束缚的厌倦。
最后,“理得趣自真,俯仰契玄赜”总结了银塘翁的生活哲学,即在顺应自然规律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孰谓天杳,惠迪终承吉”表达了对命运的乐观态度,即使面对未知的未来,只要遵循正确的道路,最终会得到吉祥的结果。
整首诗通过对银塘翁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道义、自然和家庭情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生真谛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