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青青河边草转韵体为人作其人识节工歌诗

春兰日应好,折花望远道。

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

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

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

弦绝犹依轸,叶落才下枝。

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篇“春兰日应好,折花望远道”勾勒出春日里美丽的景色与内心深处的遥寄之情。春天万物复苏,兰花盛开,是一种生机勃勃的象征,而诗人却在这美好的时节中感受到孤独和寂寞,不禁折下一枝花来,望向远方,那份思念之情,如同春日里绽放的兰花一般鲜明而深刻。

接着“秋夜苦复长,抱枕向空床”则展现了秋夜的漫长与孤寂。秋天夜晚特别漫长,加上独自一人,诗人只能紧拥着枕头,面对那片空旷的床位,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哀伤和思念。

“吹台下促节,不言于此别”中的“促节”通常指的是乐器演奏时急促的节奏,但在这里却被用来形容夜晚的寂静,只有风声穿过台下,仿佛在诉说着某种无言的告别之情。

“歌筵掩团扇,何时一相见”则表达了诗人对重逢之日的渴望。这里的“歌筵”是宴席上的乐器,“团扇”则是一种用来扇凉的工具。在热闹的宴会中,人们手持扇子,掩藏着脸庞,这不仅是为了遮羞,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无奈期待。诗人在此问自己,何时才能与远方的人重逢?

“弦绝犹依轸,叶落才下枝”描绘了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弦绝”指的是琴弦断裂,无法再奏出旋律,这里比喻着已然中断的情缘。而“叶落才下枝”则形容了树叶即将飘落,但还未完全离开树枝,象征着即将到来的离别。

最后,“即此虽云别,方我未成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在这个时候,即便是说到了分别,但在诗人的心中,那份离别之痛尚未真正开始,或许是因为那份思念太深,离别的实感还未能完全体会。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人思念的诗作。通过春日的美景、秋夜的寂寞、宴席的渴望、物是人的凄凉以及离别的挣扎,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离愁满目的人生画卷。

收录诗词(115)

何逊(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朝梁诗人,何承天曾孙,宋员外郎何翼孙,齐太尉中军参军何询子。八岁能诗,弱冠州举秀才,官至尚书水部郎。诗与阴铿齐名,世号阴何。文与刘孝绰齐名,世称何刘。其诗善於写景,工于炼字。为杜甫所推许,有集八卷,今失传,明人辑有何水部集一卷。后人称"何记室"或"何水部"

  • 字:仲言
  • 籍贯:东海郯(今山东省苍山县长城镇)

相关古诗词

拟轻薄篇

城东美少年,重身轻万亿。

柘弹隋珠丸,白马黄金饰。

长安九逵上,青槐荫道植。

毂击晨已喧,肩排暝不息。

走狗通西望,牵牛亘南直。

相期百戏旁,去来三市侧。

象床杳绣被,玉盘传绮食。

倡女掩扇歌,小妇开帘织。

相看独隐笑,见人还敛色。

黄鹤悲故群,山枝咏新识。

乌飞过客尽,雀聚行龙匿。

酌羽方厌厌,此时欢未极。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还度五洲诗

我行朔已晦,溯水复沿流。

戎伤初不辨,动默自相求。

眷言还九派,回舻出五洲。

萧散烟雾晚,凄清江汉秋。

沙汀暮寂寂,芦岸晚修修。

以此南浦夜,重此北门愁。

方圆既龃龉,贫贱岂怨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和司马博士咏雪诗

凝阶夜似月,拂树晓疑春。

萧散忽如尽,徘徊已复新。

暂蔽卷纨质,复惭施粉人。

若逐微风起,谁言非玉尘。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和刘咨议守风诗

弥旬苦凌乱,揆景候阡陌。

昼想汝阳津,夜梦邯郸驿。

愤风急惊岸,屯云仍触石。

萧条疾帆流,磈礧冲波白。

息榜已云久,维稍晨已积。

苍苍极浦潮,杳杳长洲夕。

本惭佽飞剑,宁慕澹台璧。

纤罗若不□,跂予中上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