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潘音的《东溪水涨》描绘了雨季中东溪水位上涨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和典故,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首句“积雨经时苦自长”,开篇即点明了雨水连绵不绝,时间之长让人心生苦楚,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接着,“东溪回首意凄凉”一句,诗人回望东溪,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哀伤,这种情感与眼前的自然景象相呼应,增添了诗作的意境深度。
“连山巨浪飞春雪,数点惊鸥下夕阳”两句,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雨后山间波涛汹涌、春雪飞舞的景象,同时,几只惊飞的鸥鸟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丰富了诗的视觉效果,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神女含情愁洛浦,美人挥泪洒潇湘”两句,引用了两个著名的神话故事,一是关于洛水女神的传说,二是关于湘妃的典故。这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情感表达,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情绪,同时也增加了诗作的文化内涵。
最后,“欲寻舟楫无由渡,咫尺天涯共渺茫”表达了诗人想要穿越这片水涨的东溪,却发现自己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与绝望。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生困境的一种深刻反思,暗示了在面对不可抗力时,人类的渺小与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丰富的文化典故,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