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窗三友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

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

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

或乏儋石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

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

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纵未以为是,岂以我为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三位朋友在一起饮酒、弹琴、吟诗的愉悦情景。通过对“三友”的描述,体现出诗人对精神寄托和生活享受的追求。其中,“三友”指的是琴、酒、诗,这三者在古代文化中常被视为高雅的情感释放和心灵沟通的方式。

诗人在北窗下自问何所为,表明了他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和探索。在获得这三种艺术享受后,他感到内心的满足和愉悦。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展示了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节奏,每一种享受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和谐的生活圈。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一句,生动地描绘出这种艺术享受带来的快乐是无穷无尽的。诗人通过这些精神寄托获得了心灵上的满足和平衡,每一次的弹琴、饮酒、吟诗都能让他感到欣慰和愉悦。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嗜酒有伯伦,三人皆吾师。”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学巨匠的崇拜之情,他们在各自的艺术领域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而这些成就成了诗人学习和追求的目标。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这里,“三师”指的是古代的文学巨匠,他们的精神已经遥不可及,但诗人的心中始终与他们相伴。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向往。

最后,诗人在“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这几句中展现了他在酒意朦胧中挥洒自如地创作诗歌的场景。这种状态下,他的笔触自由而又奔放,诗歌如同泉水般涌出。

整首诗通过对“三友”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生活、享受艺术愉悦和崇尚传统文化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北窗竹石

一片瑟瑟石,数竿青青竹。

向我如有情,依然看不足。

况临北窗下,复近西塘曲。

筠风散馀清,苔雨含微绿。

有妻亦衰老,无子方茕独。

莫掩夜窗扉,共渠相伴宿。

形式: 古风

卢侍御小妓乞诗座上留赠

郁金香汗裛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

好似文君还对酒,胜于神女不归云。

梦中那及觉时见,宋玉荆王应羡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卯时酒

佛法赞醍醐,仙方誇沆瀣。

未如卯时酒,神速功力倍。

一杯置掌上,三咽入腹内。

煦若春贯肠,暄如日炙背。

岂独肢体畅,仍加志气大。

当时遗形骸,竟日忘冠带。

似游华胥国,疑反混元代。

一性既完全,万机皆破碎。

半醒思往来,往来吁可怪。

宠辱忧喜间,惶惶二十载。

前年辞紫闼,今岁抛皂盖。

去矣鱼返泉,超然蝉离蜕。

是非莫分别,行止无疑碍。

浩气贮胸中,青云委身外。

扪心私自语,自语谁能会。

五十年来心,未如今日泰。

况兹杯中物,行坐长相对。

形式: 古风

古意

脉脉复脉脉,美人千里隔。

不见来几时,瑶草三四碧。

玉琴声悄悄,鸾镜尘幂幂。

昔为连理枝,今作分飞翮。

寄书多不达,加饭终无益。

心肠不自宽,衣带何由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