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春日山行杂兴(其三)》描绘了诗人春日山行时的心境和所见。首句“城郭心何补”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淡然态度,诗人认为身处城市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虚;“烟霞迹未疏”则显示出他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追求,尽管身在尘世,但并未忘记探寻自然的足迹。
接下来,“抱琴多胜地”写诗人怀抱古琴,游历风景优美的地方,琴声与美景相得益彰,体现了他的雅趣和对艺术的热爱。“得酒即吾庐”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只要有美酒相伴,任何地方都能成为他的居所。
“夜候丹砂火”暗示了诗人可能在寻找炼丹的火源,这可能是对长生不老或修炼之道的探索,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道家思想的崇尚。“春寻石室书”则描绘了他在春天里搜寻古籍,可能是在寻求知识的宝藏,体现了学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最后两句“夤缘到幽绝,高士亦巢居”总结了诗人的行程,他一路追寻幽静绝美的地方,最终发现高洁之士也选择在此隐居,这既是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心境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逸士的敬仰。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山行经历,展现了其超脱尘俗、追求自然与知识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