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记来时、傍柳维舟,归人一寸心折。

岁晚高鸿,天寒脩竹,欲下山阴雪。砚香凝,酒鳞热。

语短情长不成别。凄咽。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

野桥路滑。听江声、送客愁如结。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

杜陵荒,浩歌发。犹有诗传布衾铁。天末。

几时同看,芜城明月。

形式: 词牌: 定风波慢

鉴赏

这首《定风波》是清代诗人厉鹗所作,词中充满了离愁别绪与对自然美景的深情描绘。

“记来时、傍柳维舟”,开篇即以回忆的方式,描绘了主人公离别时的情景,柳树依依,小舟轻轻停泊在岸边,画面温馨而略带伤感。“归人一寸心折”,表达了归心似箭却又难以割舍的情感。

“岁晚高鸿,天寒脩竹,欲下山阴雪”,通过季节的变化和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又静谧的氛围,高飞的大雁、寒冷的竹林、即将飘落的雪花,都暗示着离别的哀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砚香凝,酒鳞热”,细节描写中透露出主人公在离别前的最后一次相聚,通过研墨、饮酒这些动作,表现了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语短情长不成别”,简短的话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难以言表的离别之情让人心生感慨。

“凄咽。悔秋灯种了,星星僧发。”这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主人公因离别而感到悲伤,后悔在秋天的夜晚种下了太多的灯火,以至于如今满头白发,岁月无情,让人不禁感叹时光易逝。

“野桥路滑。听江声、送客愁如结。”通过野桥、江声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愁绪,江水潺潺,仿佛在为离别的人送行,愁绪如同绳索般紧紧缠绕在心头。

“又空林门掩,疏帘梦阻,低共梅花说。”空荡荡的树林,紧闭的门户,稀疏的窗帘,梦被阻隔,只能与梅花对话,孤独与寂寞的情绪溢于言表。

“杜陵荒,浩歌发。”引用杜甫的诗句,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感,即使身处荒凉之地,也要高歌一曲,展现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犹有诗传布衾铁。”尽管生活艰苦,但仍有诗歌流传,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天末。几时同看,芜城明月。”结尾处,主人公遥望远方,期盼着未来能再次与友人共同欣赏那明月照耀下的芜城,寄托了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希望。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然和生活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201)

厉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雄飞,、南湖花隐等,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字:太鸿
  • 号:樊榭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692-1752

相关古诗词

疏影.菊影和祓江

幽姿欲舞。见棱棱几叶,空际微吐。

半枕游仙,飞作轻云,不怕满城风雨。

琉璃屏上秋多少,也澹到、痕无描处。

记昨宵、洒背新霜,翠袖灯剪窗户。

尚有篱根浅醉,攲斜簪帽底,曾费回顾。

笑问尊前,人瘦如花,花瘦可怜如许。

东西活脱残枝畔,合赚得、閒情词赋。

待醒来、重觅横陈,低捲小帘寒曙。

形式: 词牌: 疏影

解语花.春日见闺人挝鼓

帘遮昼影,钗剪春痕,香度深深院。玉嬉莺婉。

无愁处、小坐钉花床畔。飞空碎远。

看一朵、翠翘难颤。惊梦回、声落高唐,白雨随酥腕。

长记柑筵饮散。遇红兰潮靥,青柳垂眼。唾霏休溅。

飘鸾袖、应是细敲肠断。微音弄钏。

料无此、渔阳娇怨。生晚寒、灯晕妆楼,攲被池人倦。

形式: 词牌: 解语花

琵琶仙.乙巳早春过吴门作

帆色新年,又轻约、水枕春寒同载。

堤上沽酒,人家湘梅已先卖。

斜照傍、红楼未启,惜犹护、一层芳霭。

趁燕裙归,调鹦槛远,尘梦都改。

悄弹指、閒立平沙,更吹绿吴波缓衣带。

堪笑天涯踪迹,有垂杨相待。

人意与、东风是客,洗软香、雨际烟外。

且听钟度枫桥,旧情如在。

形式: 词牌: 琵琶仙

琵琶仙

休恨无山,小栏外、略借江南眉色。

何况山在,人家梯青唤双屐。

吹不断、风前笑语,怕惊起、退红帘隙。

古堞飞帆,平林指塔,春望无力。

旧知己、觞送花迎,画歌舞屏间未头白。

谁道琵琶才掐,剩康家陈迹。

豪气被、萧萧草树,甚曳裾、有此狂客。

为问天畔归鸿,远愁衔得。

形式: 词牌: 琵琶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