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颀的《杂诗二首(其二)》。诗中以“凤雏”和“鸿鹄”自比,表达出一种志向高远但暂时困于平凡环境的无奈和孤独。"凤雏不能翔"暗示了主人公的才华未得施展,"鸿鹄自高举"则表达了他渴望超越世俗的愿望。"遗身中林间,羞与众鸟侣"进一步描绘了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羽翼谅未成,不复思故宇"揭示了他对于当前处境的认识,明白自己尚未具备足够的实力,但仍坚守自我,不愿回头。最后两句"惜哉无知音,鸂鶒难与语"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通过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困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