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斋夜咏

一卧维摩室,闲身耐寂寥。

经鱼敲落月,佛火引深宵。

避缚思捐剑,逃声欲弃瓢。

何因老松桧,风雨尚萧骚。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夜晚独处僧斋中的心境与感受。首句“一卧维摩室”,以维摩室象征僧人的居所,暗示出一种超然世外的生活状态。接着,“闲身耐寂寥”一句,点明了僧人面对孤独与寂静时的从容与坚韧。

“经鱼敲落月,佛火引深宵。”这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经鱼(可能是僧人手持的佛经)在夜晚敲击着月亮,仿佛是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而佛火则引领着夜深人静的时刻,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避缚思捐剑,逃声欲弃瓢。”这两句表达了僧人对束缚与世俗声音的逃避,想要摆脱尘世的羁绊,追求心灵的自由。捐剑和弃瓢,分别象征着放弃物质的束缚和世俗的名声,追求精神上的解脱。

最后,“何因老松桧,风雨尚萧骚。”通过老松桧在风雨中依然挺立的形象,象征着僧人即使面对生活的艰难与挑战,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内心世界的平静与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佛法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对月

键户谢人事,茅堂夜色虚。

月明经客久,风意逼秋初。

亲老贫犹健,交稀病更疏。

还迟卜居愿,吾亦爱吾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城南晚步

空城何莽莽,风色肃以高。

荆芜翳崩堞,乱鸟鸣相号。

一叶得秋意,吹堕溪塘坳。

踽步惨无泽,寓睫万感交。

悲哉秋气凄,六合为萧条。

身计无一成,少壮已二毛。

山邱忽零落,顾影驰晖飘。

所以古先哲,相勉惟浊醪。

无为末士感,永贻来世嘲。

形式: 古风

十八夜偕稚存看月次韵

西风袅袅露漙溥,一叶惊心堕曲栏。

久病倍添明月好,此时真与故人看。

但工饮啖犹能活,莫说飘零怕减欢。

自分无才合蹉跌,深秋料理钓鱼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舟泊偕稚存饮江市次韵

小住征桡醉旅亭,晚钟烟外正星星。

不知明月几时有,但见数峰江上青。

葭菼暗时秋雨过,鱼龙多处湿风腥。

乡关此夜休回首,极目川涂正杳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