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人文之盛兼寓祝望焉耳

峥嵘百年会,浩荡观人文。

建安与黄初,叱咤皆风云。

大历熙宁各有人,戛金敲玉何缤纷。

高皇挥戈造日月,草昧之际崇儒绅。

英雄杖策集军门,金华数子真绝伦。

宣德文体多浑沦,伟哉东里廊庙珍。

我师崛起杨与李,力挽一发回千钧。

天球银瓮世希绝,鳌掣鲸翻难具陈。

洪川无梁不可越,日暮怅望劳余神。

徐郎生长苏台阴,二十作贼雄海滨。

朅来抱玉叩阊阖,长安绣陌行麒麟。

是时少年谁最文,太常边丞何舍人。

舍人飘飖使南极,直穷金马探泸津。

尔虽不即见颜色,梦中彷佛形貌真。

余也潦倒簿书客,诸公磊落清妙身。

大贤衣钵岂虚掷,应须尔辈杨其尘。

休令黼黻怨岑寂,要与琬琰增嶙峋。

海陵先生雅爱士,晚得徐郎道气伸。

乔王款接虽不数,迩闻亦欲来卜邻。

骅骝造父两相值,一瞬万里谁能驯。

都门二月芳草发,御沟杨柳垂条新。

徐郎绾牒将远适,使我旦夕生悲辛。

为君沽酒上高楼,月前醉舞梨花春。

天明挂帆向何处,鸿雁哀鸣求故群。

南登会稽探禹穴,西浮湘水吊灵均。

洞庭波寒木叶下,峡口风急猿啸闻。

司马太史有遗躅,归来著书追获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李梦阳的诗《徐子将适湖湘余实恋恋难别走笔长句述一代人文之盛兼寓祝望焉耳》以历史人物和文化典故为线索,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多个重要时期的人文气象。诗中提到的“建安”与“黄初”指三国时期的文学繁荣,“大历”与“熙宁”则涉及唐代与北宋的文化盛况。诗人赞美了诸如“高皇”、“金华数子”等杰出人物,以及杨与李两位学者的崛起,他们对文化的贡献被比作“天球银瓮”般珍贵。

诗中还提及徐郎,他才华横溢,从苏州台阴起步,历经磨砺,最终成为名臣。诗人感叹徐郎将要离开,自己深感不舍,希望他的才华能继续发扬光大,不要让学问明珠蒙尘。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海陵先生的敬仰,以及对徐郎与乔王可能的交往的期待。

最后,诗人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春天的都门景色与即将远行的徐郎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徐郎的行程将至湖湘,探访古代先贤遗迹,而诗人则在想象中追随他的足迹,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文辞华丽,通过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出对人才的赞赏和对学术传承的重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收录诗词(2163)

李梦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字:献吉
  • 号:空同
  • 籍贯: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
  • 生卒年:1472-1530

相关古诗词

龙州歌送沈编修使安南

龙州南接六那溪,白鹇里猿相间啼。

乌蛮滩头苦竹密,伏波庙前春日西。

杨旌走马迎天使,拥节封王壮汉仪。

试向殊邦观礼乐,交南元是旧边陲。

形式: 古风

汉江歌送范子之桂阳

汉江江上鶗鴂鸣,汉江游客无限情。

青山落日下帆影,芳草月明闻棹声。

黄鹤矶头暮云尽,鹦鹉洲边春水生。

莫倚仲宣能作赋,洞庭南接桂阳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孤鹤篇寿豫斋王子

孤鹤无下朋,达人有高步。

出入凌紫氛,翱翔在天路。

白玉城中十二楼,明月夜上珠帘钩。

飒沓歘降万羽节,蚴蟉或见双花虬。

鸟喙者谁发蓬首,问之云是西王母。

玻盘巳进昆崙桃,金壶复泻长生酒。

下视黄蒿鹪鴳飞,争安竞稳一枝依。

垂天更忆扶摇翼,六月谁知变化机。

形式: 古风

聊城歌送顾明府

聊城累累枕桑野,使君怀古聊城下。

龙蛟惨淡七雄斗,当时谁是排纷者。

海东隐沦难见面,平原不见安平见。

巳闻笑却邯郸军,还遣书飞燕将箭。

平生急难轻列侯,功成岂必千金酬。

只今往迹浮云尽,遥瞩沧溟日暮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