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子岁旱

熙宁岁壬子,春旱初可怪。

不雨讫夏尾,天地一炉鞴。

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

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

侍中守北门,抚俗先罢瘵。

闵雨忧更深,遍祷剧斋戒。

老宫与佛庙,三日一往拜。

冠者厌于咒,褐者劳于呗。

雨应绝不闻,烦郁何由快。

凭谁诉天公,请执乖龙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北宋熙宁九年(壬子)春季发生的严重旱灾。诗人以强烈的笔触刻画了干旱的恶劣景象,"不雨讫夏尾"说明旱情持续时间之长,"赤日裂厚土,黄埃没经界"形象地展现了土地干裂、尘土飞扬的场景。农民们期盼下雨,"农夫望云霓,脰折意未懈",表达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抗旱决心。

面对灾情,朝廷官员尤其是侍中(可能指宰相或高级官员)积极应对,"侍中守北门,抚俗先罢瘵",他关心民生疾苦,率先采取措施减轻百姓的困苦。官员们甚至斋戒祈祷,包括老宫和佛庙的祭祀活动频繁进行,"老宫与佛庙,三日一往拜",显示出对上天的深深忧虑和虔诚祈求。

然而,尽管人们努力祈雨,但结果却令人失望,"雨应绝不闻",人们的焦虑和烦恼无法得到缓解,"烦郁何由快"。最后,诗人无奈地表示,无人能向天公诉说他们的苦衷,只能寄希望于"凭谁诉天公,请执乖龙械",即借助神话中的龙来降雨,表达出对改变干旱现状的强烈愿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当时旱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困扰以及官民共同应对灾难的决心和无奈。

收录诗词(833)

强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文相生辰祝寿

盈数号良月,应钟飞律灰。

当年凝间气,此际毓元台。

出契千龄运,居为百辟魁。

智多全德水,位峻冠朝槐。

经世雄门盛,熙邦钜业开。

赉商名掩傅,平蔡略轻裴。

肃物严秋去,充闾庆旦来。

最谁兴善颂,蒙顾实微才。

圭衮荣长享,松筠岁不摧。

相阶常焕耀,岩石镇崔嵬。

适限縻官句,无缘荐寿杯。

应天五福外,更愿事康哉。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王尚书生辰

肃时天气凝良月,近晦星精降庆闾。

弱冠文章惊殿幄,青春富贵绝朝裾。

安危倚注心逾壮,中外翱翔发未疏。

禁职荣兼三学士,选朝尊冠六尚书。

别都宫阙留鱼钥,全魏关河入隼旟。

辅相合逢先帝久,君王今用旧臣初。

日边紫诏来朝暮,天下苍生待惨舒。

身与太平功业老,康强卫武百年馀。

形式: 排律 押[鱼]韵

丙午寒食厚卿置酒压沙寺邀诸君观梨花独苏子由不至以诗来邀席客同作予走笔依韵和之

种梨易长地旧淤,春风一扫无枯株。

沙头古寺枕城角,楼殿自与人迹疏。

看花置酒三月破,点检座客惟欠苏。

酒酣花底不知处,恍若身世游蕊珠。

铜台割据古豪盛,乐事已去惟邱墟。

直须及时结胜赏,莫局官事同辕驹。

林僧迎我屡前揖,野鸟避客遥相呼。

咸阳有花远莫见,岂若此地来须臾。

风前嗅雪不宜缓,春芳过眼犹奔车。

繁枝向月合照映,乱片落地无扫除。

樽边酩酊不复计,马上倒载聊拚扶。

子由闭户自懒出,花与双眼知何辜。

天姿必欲贵纯白,红杏可婢桃可奴。

君诗险绝不容和,梁园骋思惭相如。

形式: 古风

仙姑马上回见野塘荷花盛开感成短篇

波面参差万萼红,直忧绛蜡日边融。

却应绝艳无仙骨,何事清香属钓童。

绿芰间成新样锦,画船撑动乱霞丛。

便能移植金堤畔,早恨曾淹浊水中。

一等生成劳化匠,独教荣落对熏风。

逢时得地俱难偶,古来贤才与尔同。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