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山寺观石门山人宋旭画十大名山粉壁歌

翠微深处招提入,四壁烟云目不给。

疑是峰峦现化城,真宰无功鬼神泣。

石门山人真好奇,历遍洲岛丹青施。

眼见花宫开十地,曾闻芥子纳须弥。

西来东渡威仪好,几座人天笔如扫。

有相空留罗汉松,无情还缀头陀草。

匡庐瀑布峨眉雪,长夏不消声不绝。

行际如将揖列真,坐时应得闻禅悦。

更有白岳云去来,何似赤城霞起灭。

云踪霞色深复深,天目东西双巀嵲。

攀崖百丈穷飞猿,悬溜千条界晴霓。

补笔高名属李郎,百年古墨生芬芳。

忽惊窈冥疑风雨,漫嗟剥落凌烟霜。

何须瓢笠寻名胜,九域洞天一览罄。

况复登高望洞庭,潮音不断来清听。

微尘幻色本无踪,眺罢流连抚古松。

欲向旧题添好句,依稀落日数声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赵沺所作,名为《法华山寺观石门山人宋旭画十大名山粉壁歌》。诗中描绘了石门山人宋旭在法华山寺内绘制的十大名山壁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精髓。

诗的开头“翠微深处招提入,四壁烟云目不给”描绘了法华山寺内壁画的壮观景象,仿佛置身于烟云缭绕的山林之中。接着,“疑是峰峦现化城,真宰无功鬼神泣”表达了对壁画艺术之美的赞叹,仿佛山峦化为城市,连天地鬼神也为之动容。

“石门山人真好奇,历遍洲岛丹青施”赞扬了石门山人的艺术才华,他遍游各地,将所见所感以丹青形式展现。接下来的“眼见花宫开十地,曾闻芥子纳须弥”运用了佛教中的比喻,说明壁画不仅展现了广阔的自然景观,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

“西来东渡威仪好,几座人天笔如扫”赞美了壁画的庄严与宏伟,如同佛经中描述的场景。而“有相空留罗汉松,无情还缀头陀草”则体现了佛教中对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关注,既有对自然界的描绘,也有对修行者的刻画。

“匡庐瀑布峨眉雪,长夏不消声不绝”描绘了壁画中瀑布与雪山的动态美,即使在炎热的夏季,这些景象依然生动。接下来的“行际如将揖列真,坐时应得闻禅悦”表达了观者在欣赏壁画时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更有白岳云去来,何似赤城霞起灭”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意境,仿佛云雾与霞光在山间自由流动。而“攀崖百丈穷飞猿,悬溜千条界晴霓”则通过具体的自然现象,展现了壁画的细节与层次。

“补笔高名属李郎,百年古墨生芬芳”提到李郎(可能是指李思训或李昭道)这样的古代画家,暗示了石门山人的作品与古代大师相媲美。接下来的“忽惊窈冥疑风雨,漫嗟剥落凌烟霜”描绘了观者在欣赏壁画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自然景象的惊叹,也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何须瓢笠寻名胜,九域洞天一览罄”表达了对石门山人作品的高度评价,认为无需再四处寻找名胜,因为这里已经包含了世间所有的美景。最后,“况复登高望洞庭,潮音不断来清听”进一步强调了作品的宏大与深远,仿佛可以听到洞庭湖的潮水声,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石门山人壁画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以及艺术家对自然与宇宙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收录诗词(18)

赵沺(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效元白体作荔枝歌

南行五月殊苦热,火云莽莽炎飙烈。

况历山城瘴气多,复经涨海心如惙。

久闻丹荔誇荔洲,征夫恰值濯枝节。

船头望见繁星垂,未曾入齿先怡悦。

缓程系缆促舟人,亟买盈筐要新撷。

千颗黑叶须臾至,才见流涎同饕餮。

绛绡乍启即魂惊,爪肤未忍怜奇绝。

细剥嫣红出莹然,氤氲满眼咀冰雪。

润喉那得顾中消,恣啖岂敢辞吻裂。

座中相饷劝加餐,愿予多端品题切。

苞如紫障围玉颜,坼如解襦吹烛灭。

脱如赤盘泻月珠,堆如肪脂并刀截。

膜如点酪水晶盐,瓤如盛酿玻璃澈。

光如汤饼试素汗,味如蒲萄剧清冽。

嚼如甘露液无滓,含如好女妃唇齧。

芳泽无定属生香,色态有质都不屑。

荔支之美乃至此,似予所见徒饶舌。

玉环惯爱走红尘,君谟好事杀青列。

自非亲见果予腹,翻笑前人作口孽。

还忆故乡当兹辰,赏心佳果满园拆。

虽有朱樱与醉李,一一方此味俱劣。

人生若不食荔支,枉用繁华住江浙。

作歌聊复仿竹枝,传倡江头助鼓枻。

为分馀润及长年,漫停邪许且三咽。

更拟饱吃百千回,蔗浆十斛重须设。

形式: 古风

羊城行

江口三板舸,行行抵溟渤。

乘月挂长帆,客程指南越。

南越回环大海波,番禺两岫争嵯峨。

楼船自昔通杨仆,左纛由来罢尉陀。

闻说炎荒多瘴疠,古今翻覆仍佳丽。

大道朱门卓郑家,康衢绣户王侯第。

靖南已去平南留,公子娇娥射猎进。

百万明妆调骏马,十千美滴弄箜篌。

宫中别馆横天半,五层楼阁迎仙观。

相传旧是越王台,越王当日曾朝汉。

五羊郭外岛夷船,进奉还将市舶连。

翡翠文犀随处有,明珠琥珀不论钱。

大新街去濠畔落,外江贾客声相错。

廿年前是乱离人,今日相逢成土著。

天南幸已斩长鲸,岙门烽息琼厓清。

蒿丘难觅任嚣垒,落日重过陆贾城。

海滨迁户何从辨,忍使嗷嗷集鸿雁。

极目黎人蜑子愁,升平惟此犹遗患。

可怜粤女踏歌新,乞食还生满路春。

素馨匝地香零乱,空向花田忆美人。

形式: 古风

沈融谷邮示粤中倡和诗却寄二首(其一)

为客三年别,长随五岭游。

瘴云鸿雁避,蛮雨鹧鸪愁。

月暗榕阴夜,霜空荔子秋。

情亲依陆贾,官舍足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沈融谷邮示粤中倡和诗却寄二首(其二)

闻道丹霞顶,幽人采石华。

手持玉麈尾,口吐金莲花。

放鹤青天外,还山白日斜。

与君閒笑咏,并坐酌流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