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缪荃孙所作的《出都题壁五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首联“种辨踰淮橘,锄先当户兰”以“橘”与“兰”为喻,橘树越过淮河后变成了枳,兰花在门前被锄掉,形象地描绘了环境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常。颔联“功名等鸡肋,去住累猪肝”将功名比作鸡肋,既无味又难以舍弃,去留之间如同猪肝般沉重,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和对人生选择的困扰。
颈联“春水南唐恨,青山蜀道难”通过“春水”与“南唐”的联系,以及“青山”与“蜀道”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往事的怀念和对旅途艰难的感慨。尾联“故园何日返?东望总漫漫”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归乡无期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意丰富,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