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南村老婆头欲雪,晓傍墙阴采桑叶。
我行其野偶见之,试问春蚕何日结。
老婆敛手复低眉,未足四眠那知得。
自从纸上扫青子,朝夕喂饲如婴儿。
只今上筐十日许,食叶如风响如雨。
夜深人静不敢眠,自绕床头逐饥鼠。
又闻野祟能相侵,典衣买纸烧蚕神。
一家心在阴雨里,只恐叶湿缲难匀。
明朝满簇收银茧,轧轧车声快如剪。
小姑促汤娘剥纰,嬉嬉始觉双眉展。
缲成白雪不敢闲,锦上织成双凤团。
天寒尺寸不得著,尽与乃翁输县官。
君不见长安女儿嫩如水,十指不动衣罗绮。
我曹辛苦徒尔耳,依旧绩麻冬日里。
这首宋代诗人姚寅的《养蚕行》描绘了一幅农村妇女辛勤劳作的场景。首句“南村老婆头欲雪”,形象地刻画了老妇人头发斑白的形象,暗示了她的年岁已高。她清晨在墙阴下采桑叶,勤劳而艰辛。诗人询问她春蚕何时结茧,表现出对农事的关注。
接着,诗中描述了养蚕的过程,老妇人精心照料蚕宝宝,如同对待婴儿般呵护,日夜忙碌。蚕吃桑叶的速度极快,仿佛风雨交加,她甚至担心天气变化影响蚕丝的质量。夜晚,她因忧虑而难以入眠,还要防备野兽侵扰,甚至典当衣物祭祀蚕神。
尽管辛苦,但丰收在望,明日将收获洁白的蚕茧,机器声如剪刀般快速,家中的气氛因即将的丰收而轻松起来。小姑和母亲剥茧织布,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然而,尽管付出巨大努力,她们的劳动成果却要上缴官府,自己只能穿着粗布度过寒冬,与京城那些不用劳作的贵族女儿形成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妇女养蚕生活的艰辛与无奈,同时也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不公制度的批判。
不详
蛇豕腥膻经几年,故都宫阙尚巍然。
八陵苍莽知何地,九庙英灵如在天。
重整六军严宿卫,旋兴百堵慰氓编。
微臣董役惭无补,拟绘新图献榻前。
万山深处远轮蹄,古寺雍熙诏赐题。
坐望竺乾诸佛近,徙凭菌阁十方低。
灵岩频见玄猿度,琪树应招白鹤栖。
不觉胜游天已晚,一痕新月印前溪。
弄臣宁复解输忠,偶契琅珰一语中。
富贵难亲贫易感,西来方忆曲江公。
不见古君子,空馀旧林峦。
翠色媚车马,爽气严衣冠。
天水交影碧,松竹声相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