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锦衣刘公子往南京

残月鸡声曙光白,宝剑金鞭带行色。

绿杨堤上紫骝嘶,一道风烟向南国。

南国繁华莫久留,归来重整旧弓裘。

君家世沐恩波厚,好斩楼兰早拜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着锦衣的刘公子即将前往南京的情景,充满了离别与期待的氛围。首句“残月鸡声曙光白”,以月落鸡鸣、晨光初现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预示着离别的开始。接着,“宝剑金鞭带行色”一句,通过宝剑和金鞭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刘公子的身份尊贵,也暗示了他即将踏上征途,肩负重任。

“绿杨堤上紫骝嘶,一道风烟向南国”两句,将场景转换为绿柳依依的堤岸,紫骝马的嘶鸣,以及随之而来的风烟,生动地展现了刘公子策马疾驰的画面,同时也象征着他即将踏入的未知旅程。这里的“南国”不仅指具体的地理位置,也暗含繁华与希望之意。

“南国繁华莫久留,归来重整旧弓裘”两句,表达了对刘公子此行的期待与祝福,希望他能在繁华之地有所作为,但最终还是要回归故土,重整旗鼓,继续前行。这既是对个人成就的期许,也是对国家忠诚的体现。

最后,“君家世沐恩波厚,好斩楼兰早拜侯”两句,直接点明了刘公子家族的深厚背景和期望他建功立业的愿景。这里借用“斩楼兰”这一典故,寓意刘公子应勇猛果敢,早日建立功勋,获得高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不仅展现了离别时的深情与不舍,也寄托了对远行者的美好祝愿和期待,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友情、忠诚与理想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戊辰元日

京国新元日,随朝入紫宸。

双亲故山下,称寿是何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曙鸦

霜冷晓星高,群鸦近九霄。

禁城钟鼓动,环绕似随朝。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萧]韵

思友

对雨思君子,胸中万卷书。

知心非一日,有志作真儒。

形式: 五言绝句

白发

火炽扑难灭,波颓防亦倾。

镜中新白发,三物总无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