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道潜所作,名为《寄王慎中教授》。诗中描绘了一位隐居在庐山的高人,远离世俗,过着简朴的生活,却精神饱满,学问深厚。高人与王慎中教授的交往,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两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学术交流的愉悦。
首句“高人屏迹匡庐山”,点明了高人的隐居之地——庐山,暗示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接着,“不入州府今几年”表明高人远离官场,专心于修身养性,已有多年。这样的生活状态,与“煮葵烹藿日一饭,目光炯炯明星悬”相呼应,描绘出高人虽食粗茶淡饭,但内心明亮,精神饱满的形象。
“行脩道富神所怜,绛帐弟子如云烟”进一步赞扬高人不仅在道德修养上有所成就,还吸引了众多弟子前来求学,如同云烟般汇聚。这不仅体现了高人的影响力,也暗示了其教育成果的丰硕。
“忆昨秋风宿曾巘,杖藜扣户君未眠”回忆了高人与王慎中教授的一次会面,通过“杖藜扣户”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两人之间的亲切与默契。而“阶松影月不到席,耿耿唯有青灯然”则描绘了夜晚两人对坐交谈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高谈一倾百虑洗,似拂蒿艾披兰荃”表达了两人交谈的深度与广度,仿佛能洗涤心灵的尘埃,让对方的心灵得到净化,如同拂去杂草,揭示出真挚的友谊与高尚的追求。
最后,“清诗落笔有馀地,顷刻百纸珠玑联”赞美了高人不仅在学术上有深厚的造诣,在文学创作上也同样才华横溢,诗句如同珍珠串联,展现出高人非凡的艺术天赋。
“锦囊别后有新句,勿惜东使聊相传”则是诗人对高人作品的期待与敬意,希望高人能继续创作,将更多的智慧与美传递给世人。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高人生活的描绘以及与王慎中教授交往的叙述,展现了高人超凡脱俗的品质、深厚的学问、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卓越的文学才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人及其作品的深深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