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王吴山歌六章(其四)

虎丘奠,西师安。念越栖,稽山完。国既逊,无胥残。

泰伯祠,在江干。过禹穴,碑勿欢。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揭祐民的《淮安王吴山歌六章(其四)》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首句“虎丘奠,西师安”描绘了虎丘山作为纪念之地,象征着西师(可能指西晋军队)的安定,暗示了历史上的某次战役或事件的平定。接着“念越栖,稽山完”则提到了越地(古代越国所在区域)的安宁,以及稽山(可能指浙江境内的山)的完整,进一步强调了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国既逊,无胥残”中的“逊”字,可能指的是国家的让步或退让,而“无胥残”则表达了对无辜者的保护,体现了诗人对和平与公正的向往。最后,“泰伯祠,在江干。过禹穴,碑勿欢”两句,提到泰伯祠(泰伯是周文王的祖父,曾避位给弟弟季历,后人尊为泰伯),位于江边,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经过禹穴(大禹治水的遗迹),碑上记载的故事让人欢喜,暗示了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赞美和对正义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叙述,展现了诗人对和平、公正、敬仰先贤以及对历史英雄事迹的赞美之情,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0)

揭祐民(元)

成就

作品:《盱里子集》。

经历

性伉直。泰定帝时为邵武经历,有能声。好游。尝北至燕赵,东抵辽。遇故都遗迹,必徘徊悲歌而去。

  • 号:盱里子、晚号希韦子
  • 籍贯:广昌

相关古诗词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其五)

王临襄,继踰淮。以所履,觇云雷。利建侯,雄基开。

入图像,麒麟才。视王仪,毋能侪。

形式: 古风

淮安王吴山歌六章(其六)

笳鼓竞,铙歌长。王有灵,福此方。男吹笙,女协簧。

抚琴瑟,升中堂。惠我杭,时无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河南王孙南谷平章诗三章(其一)

河之水,波浟浟。

见世泽兮在中流,夹日焜耀兮为国伊周。

保合元气兮春阳和柔,功有绍兮名长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河南王孙南谷平章诗三章(其二)

杨之土,春煦煦。

美有济兮世此所,荐生良弼兮为国申甫。

辅翼治道兮还庞复古,猗其人兮衮是补。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