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除夕,和梦窗

辞腊鼍寒,供朝盘暖,婪尾婆娑曾醉。忆剪钗红腻。

茸烂嚼、唾碧沾人衣袂。

绿窗梅盏咒,团圆会、故园梦里。

宜男羞舞,尚会好语,年莺深意。今似。

守岁拚孤单,路数屏山未睡。

祭馁诗魂,占迟镜听,拥灯人背。

山静犹是太古,悄立无春地。

文君曾见否,留问南来燕子。

形式: 词牌: 丁香结

鉴赏

这首《丁香结·除夕,和梦窗》由清代诗人杨玉衔所作,描绘了除夕之夜的温馨与哀愁交织的情景。

“辞腊鼍寒”,开篇即以“鼍寒”点出冬末的寒冷,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岁月的更迭。“供朝盘暖”则转而描绘出节日的温暖氛围,通过食物的热气营造出家的温馨感。“婪尾婆娑曾醉”,这里借酒后的轻盈舞动,表现了人们在节日中释放情感的欢乐状态。

“忆剪钗红腻,茸烂嚼、唾碧沾人衣袂。”这一句通过回忆往昔的场景,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充满色彩与情感的世界,红色的发钗、绿色的唾液,都成为记忆中的鲜明符号。“绿窗梅盏咒,团圆会、故园梦里。”绿窗前的梅花,象征着纯洁与希望,与家人团聚的场景仿佛在梦中重现,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宜男羞舞,尚会好语,年莺深意。”“宜男”是一种植物,常被用来象征生育与繁衍,此处以之为舞伴,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年莺”则是指春天的黄莺,其鸣叫声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也寓意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今似。守岁拚孤单,路数屏山未睡。”尽管现在可能独自守岁,但心中仍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即使身处屏山之中,也无法阻挡内心的热烈。

“祭馁诗魂,占迟镜听,拥灯人背。”“祭馁”意味着在饥饿中寻找慰藉,这里的“诗魂”可能是诗人内心深处对诗歌的热爱与追求。“迟镜听”则是在等待新年钟声的那一刻,通过镜子倾听时间的脚步。“拥灯人背”则是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与自己相伴,感受孤独中的温暖。

“山静犹是太古,悄立无春地。”这句话描绘了除夕之夜的宁静,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内心的平静与思考。“文君曾见否,留问南来燕子。”最后,诗人以文君(卓文君)的故事为引,询问南来的燕子是否见过文君,以此寄托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除夕之夜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与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同时也不乏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了节日中的种种细节与情感,使得这首词充满了浓郁的人情味与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楼春.甲戌清明

閒愁钻入诗心缝。压得双肩寒未耸。

清明终是异乡春,风雨莫温游子梦。

羁魂不到先人冢。阙处松楸谁补种。

潮音有意助新吟,泉路无人知隐痛。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浣溪沙慢.登灵岩,依清真四声

土石涌绀碧,烟霭延湖沼。洞深径仄,争路交飞鸟。

残霸故国,一纸斜阳稿。铃语浮屠悄。

凭吊数兴亡,野花零、江枫又老。古春渺。

剩露井波澄,怅廊听落叶,径问旧香,事往吴山晓。

冷翠化云,飞上琴台秒。勿妒天平貌。

妆淡抹浓时,学西湖、螺鬟更好。

形式:

杏花天影.和姚景之

绿云膏沐无心理。向谁诉、分飞恨事。

蘸香鸳被半床閒,醉里。晓莺啼,惰未起。伤春地。

花萦步绮。又轮指、番风第几。

梦辽何处汉家营,失计。纵封侯,也后悔。

形式:

丹凤吟.甲戌端午

招得薰风驱暑,插艾门庭,下帷深寂。

菖蒲酒盏,漫掬流花自涤。

长添线影,閒情消尽,缠臂丝红,沈波菰黑。

拟起湘累问讯,近日湘江秋夜,龙啸消息。

堪笑钟馗倚壁。脚靴手板须半赤。

面目嶙峋甚,算么么群丑,望风辟易。

吟壶清晏,阚室啸梁无迹。

门外黎邱千百变,搅一天风色。

天龙竖指,忘却魔眼擘。

形式: 词牌: 丹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