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青山缺处大江奔,江口山颜见县门。
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著琴樽。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江心眺望彭泽县的景象。首句"青山缺处大江奔",通过描绘江水从青山缺口汹涌而出的画面,展现出江水的奔腾气势和自然的壮丽。接着"江口山颜见县门",诗人将视线转向江口,山势与城郭相映,显现出山水之间的宁静与人间烟火气。
后两句"一世定无纡辔处,故应来此著琴樽",表达了诗人对彭泽县的感慨。他意识到这里并非仕途上的繁复之地,而是适合隐逸和享受生活的地方,因此适宜放置琴酒,过上悠然自得的生活。整首诗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彭泽县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体现了宋代士人追求闲适生活的思想。
不详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胸中正可吞云梦,盏里何妨对圣贤。
有意清秋入衡霍,为君无尽写江天。
虎观它年青汗手,白头田亩未能闲。
自嫌麦陇无佳思,戏作南斋百里山。
终日平沙望渺瀰,青林何许近渔矶。
波冲侧岸深蒲靡,一点穿人翠碧飞。
不行湓口更湖口,明日庐山自此过。
犹恨西江不穷览,沅湘闻道亦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