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感事(其二)》由元代诗人王中立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沉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归来江令头空白”,以“空白”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归家后内心的空虚与茫然,仿佛江面的波澜不惊映照出他内心的平静与失落,暗示着他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孤独。
次句“远道金山泪暗垂”,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金山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难以忘怀的记忆或经历,而“泪暗垂”则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在回忆过往时内心涌动的悲伤与不舍,泪水在暗处悄悄滑落,既表现了情感的深沉,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不可逆转。
第三句“关月自低霜自落”,运用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关月自低”意味着月亮在关外缓缓落下,似乎在为远方的旅人指引方向,又似乎在默默陪伴着他们的孤独;“霜自落”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霜花在夜深人静时悄然降落,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一句“尊前莫唱鹧鸪词”,则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与升华。在酒宴的氛围中,面对即将离散的朋友,主人公劝告大家不要唱起鹧鸪的哀歌,鹧鸪的叫声常被视为离别与哀愁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希望朋友们能珍惜相聚的时光,不要被离别的忧伤所笼罩,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感悟,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