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素馨》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描绘了素馨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
首句“悉茗初开南海南”,以“悉茗”点出素馨花的生长地——南海之南,暗示其生长环境的特殊与珍贵。接着,“蛮娘倭髻不胜簪”一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素馨花比作未被完全梳理好的发髻,既表现了花的娇嫩,也暗示了其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
“侍儿留得佳名在,幽艳多从故垄探。”这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素馨花的名声与探求。侍女们留下了关于素馨花的美好传说,而人们也常常去旧田地探寻它的踪迹,表达了人们对这种花的喜爱与珍视。
“弱缕穿残千峤雪,浓芳郁作四时岚。”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素馨花的花瓣比作细弱的丝线穿透残雪,同时其浓郁的香气如同四季的雾气般弥漫,既突出了花的坚韧与生命力,又展现了其芳香的持久与广泛。
最后,“卖花一叫炎方晓,蜑蝶黎蜂闹小篮。”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市场上卖花的情景,一声叫卖声打破了炎热的清晨,蜜蜂、蝴蝶和黎族人围绕着装满鲜花的小篮子忙碌,充满了生活的活力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素馨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对生活充满热情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