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度仙霞岭》,是明代诗人王毓德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行经仙霞岭时的复杂心情与所见之景。
首句“已恨闽天道路赊”,诗人以“闽天”指代福建,表达了对长途跋涉、道路遥远的感慨。一个“赊”字,形象地描绘出旅途的艰辛与漫长,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行进中的疲惫与无奈。
接着,“更堪回首隔仙霞”一句,诗人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回望来路,仙霞岭似乎成了与世隔绝的仙境,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旅途的遥远,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迷茫。这里的“仙霞”二字,既增添了画面的神秘色彩,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潺湲已是他乡水,纵使东流不到家。”这两句诗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眼中的流水不再是熟悉的家乡之水,而是他乡的潺潺溪流。即使这溪水向东流淌,也无法抵达诗人魂牵梦绕的故乡。这一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行走在异乡的复杂情绪,既有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也有对故乡深深的怀念。诗人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作为情感的载体,使得诗歌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和深邃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