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韩仲止壁二首(其一)

谒入久不出,兀坐如枯荄。

苍头前致词,问我何因来。

士节久凋丧,人情易嫌猜。

本无性命忧,不去安待哉。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我长时间拜见却未出来,独自坐着像干枯的草根。
仆人上前传达话,问我为何突然来访。
士人的气节早已衰落,人心容易猜疑猜忌。
本来就没有生死忧虑,为何还不离开等待什么呢?

注释

谒:拜见。
兀坐:独自坐着。
枯荄:干枯的草根。
苍头:仆人。
致词:传达话。
何因:为何。
士节:士人的气节。
凋丧:衰落。
人情:人心。
嫌猜:猜疑猜忌。
性命忧:生死忧虑。
不去:不离开。
安待:等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寂寞而又无奈的境况。开篇“谒入久不出,兀坐如枯荄”两句,通过对比手足不动和枯萎的竹子形象化了诗人长时间被困在某个地方的感觉,可能是因为官场失意或遭遇挫折。接下来的“苍头前致词,问我何因来”则显示出一种对外界质询的无奈和无力回应。

中间两句“士节久凋丧,人情易嫌猜”,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忠诚难守以及人心叵测的感慨。这里,“士节”指的是士人的品格或志向,而“久凋丧”则意味着这些美好的东西随时间而逐渐消失。而“人情易嫌猜”则是对人际关系的一种悲观态度,显示出诗人对于复杂人心的不解与无奈。

最后两句“本无性命忧,不去安待哉”,表达了一种顺其自然、接受现状的心态。这里,“本无性命忧”意味着没有大的烦恼,而“不去安待哉”则是一种对当前境遇的妥协与接受,虽然环境并非如愿,但也只能如此了。

整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和外界关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感受与抒发。

收录诗词(2)

余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报恩寺

大山奔到海之滨,中有辉光佛刹新。

前后二三皆梵侣,不知谁是报恩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御赐登第

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盛世士多贤。

虞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

释褐遽沾琼宴宠,锡诗齐听玉音宣。

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周王宴乐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文笔峰

一飞一飞知几时,斗酒落魄谁共知。

胸中造物饱星斗,笔下文字盘蛟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仙霞岭

二十年前过此间,旅囊羞涩笔头悭。

时来山色与人好,我亦诗肠似海宽。

旧事消除身后梦,新声惭愧路旁官。

乘车衣锦浑闲事,留此功名竹帛看。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