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过海图次韵

海于天地为巨物,横目见此惊无边。

或云众水所蓄积,坐令陆地为深渊。

我闻尊者此示象,一航稳似香台莲。

飓风不作鲛鳄静,知有神物为之先。

舟行不徐亦不疾,到彼海外当何年。

大鹏不徙爰居避,海若自小河伯旋。

惟有日月争出没,腾晖照耀波光鲜。

送者几辈自厓返,回顾但见帆微翩。

此时秘怪千万万,争欲顶礼焚香烟。

仁者愿大无分别,孰为灵蠢孰凡仙。

当时各各契微妙,回视海水川渠然。

了知此说是真实,挥毫更以丹青传。

纷纷大小都滞相,拘墟邹衍方谈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刘堮的《罗汉过海图次韵》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海上景象。诗人以海的广阔无垠开篇,感叹其巨大无比,令人惊叹不已。他将大海比喻为众水的汇聚,暗示其深不可测,甚至可能使陆地变为深渊。接着,诗人引用尊者的示象,将罗汉乘坐的小船比作香台莲,象征着平稳和神圣。

诗人描述航行中的平静,飓风不兴,海中生物安静,似乎有神物庇护。船只行驶速度适中,引发对未知目的地的期待。大鹏和海若的形象对比,暗示着超越世俗的智慧选择。日月在海面交替出没,光芒照亮波光,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神秘。

送行的人们从崖边返回,只能远远看见船帆微动,反映出观者对罗汉渡海的敬畏和对佛法奥秘的好奇。诗人强调,无论是智者还是凡人,面对这奇妙景象,都应心怀敬仰。最后,诗人确认这是真实的体验,并通过艺术形式——丹青,将这一场景流传下来。

整首诗以大海为背景,融合了神话传说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与自然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艺术表现力的追求。

收录诗词(5)

刘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沧州铁狮子歌用韵

寻常刻石非不伟,门外屹立如郁垒。

年深不免有缺坏,一笑摩挲凭蓟子。

似此顽铁多岁年,似以无用终其天。

彫刻云根纵云巧,牙爪摧残绝可怜。

理本如斯漫惆怅,一事一物有衰旺。

君不见《伶官赞》里说庄宗,晚节何衰始何壮。

忆昔歇马乘午凉,知有铁铸百兽王。

古堞颓垣半禾黍,平沙细草眠牛羊。

有物不动如被掳,又似天生在兹土。

较量其寿定千年,亲见此城盈万户。

休嫌黯淡无辉光,若为干镆真不祥。

至刚必折本至理,丰城岂得终埋藏。

受成不变岂非数,坐阅沧桑等朝暮。

时有过客揽形状,讵逞雄威吓狐兔。

昔常询诸博物家,此兽产处逾流沙。

吼声一发震山谷,遍体火生如紫霞。

画成见者皆惊叹,虽未即真思过半。

以铁为之世更希,铸处光应上霄汉。

遂令顽质发光彩,亦以难毁享遐算。

问渠岁久何所为,春长藓花寒雪片。

形式: 古风

卧钟

已是无僧顾,还应比石坚。

苍苔古纽上,春草寺楼边。

虚壑留遗响,空山想昔悬。

宏声本无尽,强起待他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废檠

委地怜长弃,焚膏念旧勤。

光无今昔异,人自短长分。

藜火非凡照,珠光更绝熏。

分辉知不得,聊此继斜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历下亭和韵

亭中浑胜坐孤篷,落日云山一望中。

邂逅朋俦尽名士,连延秋色足花丛。

近人鸥鸟原无滓,带雨山云久渐空。

双屐几番湖畔路,那能鸿爪问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