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前题

魂不胜销,梦还无据。悲秋情向篱边诉。

红尘碧落两茫茫,疑形疑影知何处。

恨海谁填,情天莫补。此情此恨同千古。

写生只算返生香,年年秋到侬为主。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邓瑜的《踏莎行·前题》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一幅秋日思忆的画面。"魂不胜销,梦还无据",开篇便传达出主人公内心的极度哀愁,仿佛连灵魂都承受不住悲伤,梦境也无法给予慰藉。"悲秋情向篱边诉",将情感寄托于秋风中的篱笆,借景抒怀,表达了对秋意的深深感伤。

"红尘碧落两茫茫",运用对比,将人世间的纷扰与死后未知的迷茫并置,展现出人生的无常和迷茫。"疑形疑影知何处"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寻找与失落的情绪,不知所爱之人的踪迹究竟在何方。

"恨海谁填,情天莫补",以夸张的手法形容心中的恨意深重,如同浩渺的大海,无法填补,而情缘的断裂则如天际般难以弥补。"此情此恨同千古",道出了情感的永恒,即使跨越时空,这份深情与遗憾也与千百年来的人们共通。

最后两句"写生只算返生香,年年秋到侬为主",寓意着主人公对逝去爱情的执着,即使无法再相见,但每年秋天都会想起对方,仿佛对方的幽香依然存在,成为自己生活的主旋律。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表达,展现了主人公对失去的爱情的深深怀念和无尽的悲秋之情。

收录诗词(68)

邓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长春.柳眉

蛾影晴烘,螺纹春逗。一般妩媚临风斗。

陌头深浅画难成,恐它京兆还低首。

新月同织,遥峰比瘦。翠痕一展天生秀。

管人离别替人愁,含颦自映春波皱。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金缕曲.寄怀家祥玉姊

雪酿梅花白。意沉沉、故乡何在,旧家遥隔。

铁马金戈盈大地,同是天涯寄迹。

又几处、轻成离别。

泛宅浮家重渡海,各伤心、珍重殷勤说。

分袂也,泪痕湿。无端冷雨敲窗疾。

最魂销、深宵倾听,一番萧槭。

海水天风欺客梦,此际愁心山叠。

况漏断、灯残人寂。

独个裁笺凭达意,寄相思、欲写还停笔。

传语道,远相忆。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丁卯春日初游西湖

第五桥边去。绕横堤、残山剩水,柳髡如许。

我与西湖初识面,风景凄清细数。

有几带、望中烟树。

岳鄂王坟苏小墓,信英雄儿女分千古。

移画舫,向何所。水天别映孤山路。

放中流、斜阳影淡,一枝柔橹。

乍听钟声风外落,知在云深深处。

又背转、苹洲菱渚。

留得残荷依弱盖,可怜红、犹作凌波步。

闲意态,问鸥鹭。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不负斋白桃忽萎,赋吊之

不是寻常质。记当年、侬犹少小,此花初植。

劫后重逢依旧好,露井传神愈洁。

看正好、联吟朝夕。

不料连宵风雨恶,猛传将、花萎心惊绝。

痴蝶倦,乱莺歇。芳魂倩影寻消息。

怅闲阶、垂杨自舞,藓痕空碧。

知尔洁身归幻境,仍入司花玉阙。

每独坐、无聊痴忆。

毕竟如伊真命薄,卷帘栊、愁煞怜花客。

情与绪,向谁说。

形式: 词牌: 贺新郎